接下來,是范記錢莊東家,范永爭的供狀。
他的這份供狀,也佐證了范記錢莊掌柜范福的那些招供,全都吻合了起來。甚至其中更讓人驚訝的是,什么時間,說什么話,全都是非常清晰明了。也是因為廠衛掌握到了如此具體的細節,才震撼了范福和范永爭等人,包括其他家奴,才讓他們不得不招認的。
在場的文武百官還沒有來及感慨,包括東廠提督曹化淳在內,都出來把手中各自掌握的供狀,一一當眾讀了出來。
于是,一條線串聯了起來,通過范福,牽出了御史劉美才;通過劉美才,又牽出了另外兩名御史,楊枝起和廖國遴;更為震驚的是,同樣牽出了楊嗣昌。
供狀宣讀到這里,已經很明顯了,這些人都逃不了有罪。
雖然這些事情確實很震驚,可要說謀逆一罪,大部分文武官員還是有點不服氣的。
除了那個御史劉美才之外,其他人的罪名,更多的是貪腐和黨爭,反而更確切一點。
如果這種事情,都定性為謀逆一案,很多人都擔心,崇禎朝開了這個頭之后,是不是以后動不動就會有謀逆罪名了
因此,就見左都御史鐘炌向皇帝奏道“陛下,不知楊嗣昌可有認罪”
楊嗣昌的供狀,還沒有宣讀。而他的供狀,自然是所有文武官員都最為關心的,是重中之重。因此,不少官員跟著出列,表達了他們關注之意。
崇禎皇帝聽了,只是淡淡地點點頭,對曹化淳說道“念吧”
“奴婢遵旨”曹化淳躬身領旨之后,便開始讀起楊嗣昌的供狀。
在他的供狀中,他對試圖扳倒盧象升的事情,供認不諱,還有孫傳庭也是他想拿掉的對象。這些事情,是什么時間,包括說得原話都是有的,楊嗣昌想不認罪都不行。
也是從他的供狀中,牽扯出了宣大總督陳新甲。
不過,就算聽了這些供狀,群臣其實還是有點不以為然的,因為這種事情,在朝堂上不要太平常。就說崇禎朝好了,那么多首輔和六部尚書被撤,被殺,那個人的背后不是涉及到了這種黨爭的事情
其他朝,同樣是有。而且他們可以相信,這種事情以前有,現在有,就算將來,也肯定是還有的。
皇帝能明辨忠奸,不為奸臣左右,那是好事。對于誣陷之臣,定罪論死也沒關系,誰讓其倒霉,黨爭失敗了呢
可如果皇帝要把這種事情都定性為謀逆,這可是抄家滅族的重罪,又有多少人能承受得起這樣的后果。至少在眼下,這些文武官員,全都認為皇帝處罰過重。謀逆兩字,定得太過任性。這種事情,他們有意見
崇禎皇帝在御座上,當曹化淳或者李若璉在讀供狀的時候,他就在掃視底下每個臣子,自然也注意到了他們臉色的變化。對此,都在意料之內,也不以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