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完了這些事情,崇禎皇帝便在兩天之后,領著三大營并五千多改邪歸正的流賊軍隊,開拔向東。
這個時候,是崇禎十二年十月初一。
知道大軍要開拔,御駕要回京,南陽府地區的所有百姓,都自發地前來送行。這其中,甚至還有很多是領了大明皇家銀行銀票的那些人。
當崇禎皇帝身穿盔甲,在眾多將領的簇擁下,再次出現在眾人面前時,所有的百姓,都一起跪倒在地,向他們的皇帝,表達他們心中最大的敬意“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們不會說話,在面對皇帝的時候,更是害怕說話。可是,他們的心中,卻又充滿了無限的感激。
皇帝的那句話,他們在私下口口相傳,至死都不會忘記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皇帝聽聞南陽地龍翻身,渾然不顧自身,冒雨疾馳而至,全淋濕了不說,對于不作為的南陽巡撫,說撤就撤了。而后更是親自動手救助災民,調集軍隊全力救助。
這種把百姓真正放在心中的皇帝,自古以來,又能有幾個
堯舜禹湯,有多英明,他們不清楚,如今的皇上,有多賢明,他們卻是切身體會到了。
試想一下,對于這樣一位皇帝,他們又怎么可能不心存感激,只是因為不會說話,最終就只能喊出了“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這幾個字。
在他們的心中,是真心希望這樣的好皇帝,能有萬萬歲好活
崇禎皇帝看著眼前的一切,看著道路兩邊,無數的人群,感受到他們濃濃地愛戴之意,頓時就覺得,如果以前是靠后世的認知,要改變大明、中興大明的話,那么他此時此刻,就感覺為了這些樸實的百姓而改變大明,這是最為真實的
崇禎皇帝沒有說話,此時此刻,說話就是多余的,認真去做,讓這些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如此,便是穿越重活這一世的最大成就了
隨駕而行的三大營將士們,同樣感受到無數百姓的真心實意,只要人心都是肉長的,對百姓表露出來的這種感情,自然都是自豪的。他們此時的想法,就是與有榮焉
而從未體驗過如此濃厚的百姓之情的原流賊們,都是默默地看著這一切。想起過往他們身為流賊時候的對比,無不感觸良深。就算是李過等人,見識過李自成當初提出“均田免糧”時受歡迎的場景,可比起眼下,只能說是小巫見大巫,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上的。
這一刻,李過等人相信,有這樣的好皇帝在,大明百姓就會有真正安居樂業的那一天
這一天的盛況,永遠地載入南陽地方志中,留在了當地百姓的口口相傳中。
出了南陽地界之后,三邊總督鄭崇儉要領軍回陜西,他帶著手下眾將一起拜別皇帝。
感受過這段路上的情感,不管是鄭崇儉,還是他的手下將領,又或者是暫調到秦地的吳三桂等人,全都對崇禎皇帝,發自內心的恭敬。
好皇帝,受人愛戴的皇帝,不管是誰,都會從內心尊重之
臨別之時,崇禎皇帝特意注意了一下吳三桂,他忽然有種感覺,搞不定現在放吳三桂回山海關的話,他也會站在朝廷的一邊。
當然了,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都已經安排妥當了,斷然沒有再改的道理。
就在崇禎皇帝回京之時,在大陸的最東端,山東登州府,盧象升的總督府設在這里。此時的他,正在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