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們追殺掉了一些騎軍,但是,柴時華和西林覺羅在他們的親衛護送下,還是逃掉了。
對此,吳三桂一點都不在意,只是立刻下令,馬上護送人口物資回關內。
只所以如此,是崇禎皇帝在密旨中有交代過,為首的韃子頭目,就讓他們跑了好了,就算他們沒跑掉抓住了,也找個理由放走他們。有丟失人口物資的罪責,就算他們逃回去,也肯定沒什么好果子吃,還能加劇建虜內部的矛盾,更能權威的把戰敗的消息傳回去。
在歸化城這邊的濟爾哈朗,當然是不知道他精心挑選,進貢給遼東的人口物資,在半路上被崇禎皇帝派出的吳三桂所部給劫了。此時的他,正在納悶,為什么榆林的明國皇帝集結了這么長時間,這都已經到十月中旬了啊按理說,就算要做到萬無一失地準備,也該差不多了啊,怎么還不來進攻歸化城的
正在納悶的時候,軍中的軍需官過來稟告了,說大軍糧草已經不足支撐一個月了。
這一聽之下,濟爾哈朗頓時一驚,隱隱地,他感覺自己是不是上當了
歸化城這邊,為了應對明國皇帝的御駕親征,已經集結了蒙古各部中抽調出來的精銳,包括建虜自己,那是有將近三萬的騎軍。而且一直都在戰備的情況下,那糧草物資的消息,比起平時要消耗得多。
該不會明國皇帝知道自己手中糧草物資不足,因此就耗著自己這邊吧濟爾哈朗忍不住心中這么想著,可回過頭來想想,又覺得不可能。要是自己不給遼東送那些糧草物資,至少還能堅持兩個月。
而關內明國皇帝在集結大軍備戰,同樣是要消耗糧草物資的,難道明國就有那么多糧草物資了
因此,濟爾哈朗也不敢確認心中所想,到底是不是對的。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親衛稟告說蒙古各部頭目一起在府外候見。
眼下正是要用到他們的時候,而且濟爾哈朗也不比阿濟格那個暴脾氣,因此,自然是會接見這些蒙古部族頭目的。不過他隱約覺得,這些蒙古部族頭目竟然一起來見他,搞不好是事先約好的,要不然,斷然不可能會一起過來,又不是他傳下軍令要見他們。
果然,一見面之后,這些蒙古各部頭目,幾乎是不約而同地,紛紛向濟爾哈朗訴苦,說他們的糧草不濟,希望大清這邊能撥點給他們。
在濟爾哈朗的軍令中,讓這些蒙古各部抽調精銳前來,所需要的糧草物資,當然也是要他們自己攜帶的。
這些蒙古部族想著打敗了明國皇帝之后,那就是可以隨便進關劫掠。到時候,分到劫掠地方的好壞,可完全是由濟爾哈朗決定的。為了將來,他們就只好又一次勒緊褲腰帶了。
但是,他們沒想到,過去了這么久,明國皇帝還是一直要進攻草原,可就是沒來的這種狀態。他們有點堅持不下去了,就只能來找濟爾哈朗訴苦。
被他們這么一說,濟爾哈朗越發的懷疑,該不會明國皇帝真是有耗糧食的打算吧
不過,對此他也沒什么辦法。就只好下令,全軍休整,每天的糧食供應減半,多派出探馬,前往明國邊關監視著,防備明國騎軍突襲。
“想必是快了,明國大軍的兵力,遠比我們要多,他們每日消耗的糧草也是無數,肯定不可能一直按兵不動的。”濟爾哈朗安慰那些蒙古部族頭目道,“他還是明國皇帝,那么大的帝國,有無數的事情要等他處理,更不可能長久待在榆林的。本王所料不錯的話,他應該已經準備得差不多,很快就會出關的”
對于這個說法,蒙古部族頭目們勉強能接受,不過無法從大清這邊獲得糧草的支持,讓他們心中也是不滿,只是不敢表露出來而已。回去之后,就按照軍令,解除了戰備,減少一點糧食消耗。
而后,時間又慢慢地過去,建虜探馬對于關內的消息,更是加緊了打聽。
“報,明軍兵力集結完畢,出關的夜不收突然增加,我軍探馬寡不敵眾,請增派探馬對抗明國夜不收”
這是明國大軍要出關的跡象濟爾哈朗不由得大喜。不過他沒有派更多探馬,要不然,明國也繼續增兵,就直接在關口那邊打起來了,還怎么斷明軍糧道
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