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
騎軍的交戰,那是非常快的。明軍這邊仗著自己兵甲精良,就欺負這些快要淪落為叫花子般的察哈爾部騎卒。又是如此優勢之下,士氣也根本不能同日而語。一戰之下,五千多察哈爾部騎卒,逃歸草原的,大概就只有四千左右了。
這里還有一個細節,就是明軍沖鋒廝殺的,并沒有對著察哈爾部的帥旗所在,甚至可以說是刻意避開的。因為,這是崇禎皇帝要求的。
如果把察哈爾部的頭目殺了,那就沒有人領頭去和建虜鬧了,多不美
等到建虜的七千騎軍趕過來的時候,上萬驃騎營將士,已經整隊完畢,列陣準備交戰了。
這個時候,已經十一月初了,天氣已經很冷。大明驃騎營這邊,一排排長長的騎軍戰馬,呼著白氣,不時有戰馬刨著前蹄,似乎是感受到了再次沖殺。
在驃騎營的側面,是剛廝殺過的戰場,躺滿了察哈爾部騎卒的尸體,還有一些被俘的,也被明軍將士押解著,往關內而去。
而在城頭上,十來面大鼓,“咚咚咚”地敲了起來,聲震四野,直震人心。
剛剛趕到的建虜騎軍看到這個場景,都不用軍令傳下,便紛紛勒馬停住,頗為震撼的看著眼前的一切。
他們首當其沖地感受到了滔天的殺氣,無敵的氣勢,心中下意識地便得到結論,這個時候,千萬不能和蓄滿氣勢的明國騎軍交戰,否則必敗
就連他們的統帥,所謂的大清名將鄭親王濟爾哈朗,也是一樣的想法。
他在剛之前的時候,心中是非常的氣憤,為何那個吳三桂竟然如此狡詐自己只是下令探馬佯裝敗退,就被他發現了什么,竟然第一時間就撤軍回關內,以至于自己根本追趕不及。
不過此時,他的心思已經全部在眼前這支驃騎營身上,再無別的想法。
和明國交戰那么多年來,濟爾哈朗可以說,這是第一次看到明國有如此之多的精銳騎軍。如果這支騎軍當初和戚家軍以及白桿軍在一起的話,當年的渾河之戰,大清怕是要輸
之前的時候,他還有點疑惑,甚至心中有點責怪之意。明國一萬左右的騎軍,就能縱橫遼東腹地,營造出明國皇帝御駕親征遼東腹地的態勢難道遼東腹地,大清各城的守將都是眼瞎了,分辨不出來至于皇上征討朝鮮,消滅東江軍的戰事前功盡棄
可是,此時,濟爾哈朗明白了,他是錯怪那些守將了。
試想一下,如此精銳的騎軍,竟然蜂擁而至,還帶著塔山大清軍卒的首級,這種威勢,光是看看就要承受很大的壓力。明國何曾有過這樣的事情,既然有這么精銳的騎軍都派出來了,那明國皇帝御駕親征遼東腹地,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了
看到眼前這支騎軍的這一刻,濟爾哈朗的心情變得格外沉重。因為他心中明白,如果沒有意外因素的話,蒙古諸部的騎軍肯定不是這支明國騎軍的對手。就算自己所領的萬余騎軍,兵力上可能差不多。但是,自己所領的騎軍,有一半是馬上步軍而已,不適合騎戰的。這也就是說,不會是眼前這支騎軍的對手。
只能智取,不能力敵他的心中,立刻得到這么一個結論虧了是在草原上,不用力敵,要不然,就真得棘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