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內一陣手忙腳亂,過了好一陣之后,皇太極終于醒過來,不過沒有像前幾次那樣又變得生龍活虎,而是很虛弱的那種。
他揮動胖手,推開了扶著他的人,也沒讓聞聲趕到的御醫就診,只是斜靠在龍椅上,指著英俄爾岱,厲聲說道“把戰事細節,全都一個不漏地給朕講清楚”
塔山之戰,他是知道明國皇帝突然而至,以五六倍的兵力圍住了塔山,以明軍的精銳,多爾袞領軍突圍,事后想想,其實是正確的選擇。只是沒想到,明國皇帝竟然知道了半夜突圍的計劃,從而設下埋伏,才導致了全軍覆沒。
這個戰事,皇太極事后想想,也沒什么可以說的,只能說,明國皇帝太狡猾,而且這種事情也從未有過,突然來了這么一次,也確實難防。
那這一次的歸化城之戰,草原一望無垠,明軍絕對沒有突然攻擊的可能性。就這樣,又怎么會被明軍堵在歸化城內最終全軍覆沒的呢
說實話,皇太極心中是非常好奇的。他相信濟爾哈朗,絕對不是無能之輩,更不是大意之人
于是,英俄爾岱就把他到達歸化城,剛好撞到濟爾哈朗領軍劫掠了明國西北,大勝而歸開始說起,一直說到糧草被劫
這些事情,之前回來的西林覺羅已經稟告過了。但是皇太極還是聽得很仔細,也聽出了一些西林覺羅沒有說到的細節,那眉頭就皺了起來。
英俄爾岱繼續說著,說到了明國皇帝始終保持要進攻的態勢,甚至到了后來,還出了邊關,完全是一副進攻的樣子,其實卻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把察哈爾部和烏拉特部的營地都給偷襲了,導致這些蒙古部族在臨戰之前離去,讓大清這邊兵力大減
皇太極聽到這里時,眉頭就緊鎖了,眼神變得兇狠,不過還是沒有說話,繼續聽著英俄爾岱講述。
“當烏拉特部和察哈爾部的騎軍才剛離去,明軍就突然出動。明國皇帝麾下的驃騎營配備戰馬,一人三騎,日夜兼程,趕在我軍探馬回報之前,就到達了歸化城,直接把門給堵住了,然后”
英俄爾岱繼續說著歸化城的戰況,雖然他沒聽到濟爾哈朗發布的那些軍令,但是他在城外也看到了具體的戰況,因此差不多也能說清楚。
當然了,他說到后來,有關他的事情時,說法當然是和事實有所不同的“因此奴才偷得了明軍的戰馬,趕往歸化城,如此一來,大清軍隊就不用爭奪城門的控制權,還能用騎軍沖擊明軍大營,一舉奠定勝局。只是當奴才趕到的時候,我大清軍隊卻已崩潰了。而且隨后明國又有一批援軍趕到,奴才見敗局已定,便只能趕回遼東來報信了。就這樣,在明軍的大舉搜索之下,奴才也差點趕不回來。”
英俄爾岱說完之后,腦門上已經有汗,不過他伏在地上,倒也看不出來。
皇太極聽他說完了,忽然從龍椅上坐了起來,用力一拍御案,發出“啪”地一聲,同時臉色有點猙獰,厲聲喝道“明國皇帝為何處處料敵于先他從何處得到的消息塔山之戰如此,如今歸化城之戰又是如此他到底從那得到的消息”
他也確實厲害,一開口就準確地抓住了最為關鍵的節點。
不管是明軍瞅準了大清聯軍這邊的糧草問題也好,還是劫掠了濟爾哈朗押送回遼東的人口物資,又或者偷襲烏拉特部和察哈爾部蒙古的營地,還有在盟軍離去之后,突然奔襲,所有的這些,都是建立在有準確消息的基礎上。
不過,雖然皇太極認識到了這點,可是,他的這個問題,卻沒人能回答得出來。
崇政殿內,非常地安靜,只能聽到皇太極越來越粗的喘氣聲,這讓不少人擔心,他會不會又氣得吐血。
一直沉默縮在一邊的范文程,心中一衡量之后,最終決定抓住這個機會,好好地表現自己,以恢復自己在皇上心中以前的地位“陛下,奴才或者有個想法,可以試著查出這明國內應是誰”
一聽這話,皇太極立刻聞聲盯向他,眼神中透著兇狠之色,厲聲喝道“說”
其他人也有點好奇,沒有一點頭緒的事情,他范文程會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