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鐸告訴信使“他娘的,再不來,明軍都不用打,本王都要餓死了”
虧得明軍并沒有怎么攻城他心中如此想著,揮著額頭的汗,不但派人去鞍山驛堡催促,甚至還直接派人去盛京,去催多爾袞,那是一定有用的。
正在這時,就見有親衛急奔入內,打千跪地,惶恐地稟告道“主子不好了,明軍大規模出營,看樣子是要大舉進攻了”
“什么”多鐸一聽,頓時大驚失色,這簡直是怕什么來什么,剛還慶幸明軍沒怎么攻城,怎么一轉眼,明軍就要大舉攻城了呢
他不敢怠慢,立刻飛馳去城頭上觀陣。
果然,就見海州城的東、南以及西面,明軍都已經從大營中出來,一門門的火炮已經部署到陣前,炮兵在忙碌著,做最后的準備。
在炮兵陣地之前,是一隊隊的火槍手,弓箭兵和長槍兵,分層防御,以提防大清強攻明軍的炮兵陣地。
多鐸看得一臉憂慮,再抬眼往后看去,還發現在炮兵陣地的后面,竟然還有一架架配重式的投石車。
一看到這,他不由得大驚失色。
明軍的火炮雖然厲害,可卻只能直線攻擊,不管如何,把城門用泥土封死,火炮的轟擊,要想把堅固的海州城墻轟塌,那也絕非易事。
但是,投石車的攻擊,卻是拋物線的,能直接攻擊到城頭上,還能越過城墻,攻擊到城內。最為關鍵的是,多鐸知道,明軍有一種武器,叫做“萬人敵”,就是用這種投石車拋入城內攻擊,能有效地驅散當面之敵,從而從容地占領這一段的城墻。
看完了城外明軍的動靜,多鐸肯定是不敢派兵出城反攻的。不說兵沒有城外明軍多,更在于除了北門的城門之外,其他幾個城門,都已經被泥土給堵死了。要不然,明軍重炮轟擊下,城門就直接洞開了。
不過也不是沒有應對之法,多鐸立刻傳下軍令,一邊再派信使急報鞍山驛堡,一邊急令躲在城墻下的弓箭手,立刻準備濕布,遮住口鼻,并把浸濕的棉布棉被什么的,放一邊備用。
如果那種“萬人敵”被拋入城內的話,就用這種浸濕了的棉布棉被去蓋住,加上兵卒用濕布掩了口鼻,就能把這種“萬人敵”的傷害減少到最低。如此一來,弓箭手就不用逃離城墻附近,明軍攻擊的話,就能立刻還擊。
“轟轟轟”
城內建虜正在忙碌的準備時,城外明軍的火炮便開始發出了怒吼聲。
“啪啪啪”
激飛的鐵彈,一顆顆都砸在海州城墻上,城垛處,或者越過城墻,落在城內,發出非常響亮的聲音,與此同時,土石亂飛。
海州城頭上,其實也有火炮,但是不管是射程還是威力,都沒法和明軍的紅夷大炮去比。有,其實就是等于沒有。
城外的炮聲一響,城頭上就壓根沒法站人了。除了觀察哨之外的建虜,全部撤下城頭,躲在城墻里面一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