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城內,不管是百姓還是軍卒,不同于以前的觀念,什么皇帝高高在上,一個不在換一個便是,和小老百姓有屁的關系;這個時候的他們,念著皇上的好,全都擔心了起來。
當今皇上在這幾年以來,逐步打擊了建虜,還改善了他們的生活,包括補發軍餉,清查被祖家軍的將門世家所吞并的糧田,把他們從建虜手中救回來等等。這些還只是他們親身經歷的,更有聽說皇上極重民生,以抗災救災為大明國策第一要務,更有在陜西時候親自參與撲殺蝗災等等。
這么好的皇帝,他們遇到了,當然不希望有事,甚至是真心祝愿這樣的好皇帝,真得能夠萬歲萬歲萬萬歲的
如今,這樣的皇帝處在了危險之中,面對幾倍的建虜兵力。建虜的兇殘,他們又體會最深,皇上那邊,肯定陷入苦戰之中了。而且皇上是為了救遼河平原的百姓而陷入了這樣的危險之中,只要還是人,又怎么可能會對此無動于衷
請戰的聲音非常熱烈,不但軍卒紛紛向他們的上級將校,仍至總督大人請戰,甚至連錦州城的百姓,也紛紛要求參戰。至于救回來的那些被掠百姓,就更不用說了。
洪承疇感受著巨大的民意、軍心,這一刻,他也是被震撼到了。
他可以說是博覽群書,可就算如此,縱觀歷朝歷代,他也沒見過有這樣的情況出現。
不管于公于私,洪承疇都立刻應下,整軍備戰,明日一早,他就親率大軍出征。
不管怎么樣,大軍開拔,并不是說走就能走的,如今已是下午,明日一早再出發,就已經是非常快的了。一般來說,這還是太倉促了。
為此,洪承疇有點吃驚,就怕因為出征的太倉促,結果是去添亂的。因此,他親自巡查,督促出戰前的準備。
但是,讓他吃驚的是,這一次的出征準備,效率竟然是異常地高,很多項準備工作,遠比他預計的要快準備好。而且,如果缺少東西,城里百姓也紛紛捐了出來。比如糧袋不夠,只要傳出衙門,就立刻在衙門口堆了一堆的糧袋。繩子不夠,一會之后在衙門口連褲腰帶都能發現一堆
錦州身處對虜戰事的前沿,可以說百姓的日子是很苦的,他們所擁有的物資也非常地匱乏。可就算如此,為了讓大軍能快點去救皇上,早日救出皇上,他們把自家的東西,只要能拿出來的,就全都拿出來了,這個盛況,真得是前所未見
洪承疇見此,不由得又是非常地感慨,皇上,真乃千古仁君有百姓如此擁護的皇上在,大明何愁不中興
第二天一早,所有百姓都早早地起來,趕到軍營這邊來送行。
洪承疇也是早早地起來了,他知道在這樣的民意之下,要是他剛怠慢的話,不管皇上有事沒事,只要傳出去,他就不會有好果子吃。
軍營門口,面對大街兩邊的男女老少,面對熱情地百姓,洪承疇雙手抱拳示意道“諸位鄉親放心,建虜要想對付皇上,就先從本官身上踏過去”
此時此刻,他雖然是文官,可也學起了武將的話。不得不說,這種話的效果還是很好的。百姓紛紛還禮,對洪承疇的好感也一下增加了好多。
正在這時,從城門方向,忽然飛馳而來一名輪值軍官。馬蹄聲急促地響著,頓時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看到這名將領如此匆忙的樣子,頓時,所有人的心中一“咯噔”,有一種不妙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