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正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核心,而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正是大明開創了這個時代電燈、發電機、電動機,包括現在的水電站,所有的一切,都已經烙上一層大明的印跡
無論將來世事如何發展,可以肯定的是,全世界都無法忽視,是大明把世界帶進了電氣時代。
當然,這一切都是在朱先海的指引下建成的,在過去的十年中,朱大皇帝在很多時候,都扮演著發明家的角色,但是在更多的時候,他所扮演的卻是指路人的角色。
這個指路人就是指引未來的道路。為南華以及大明的發展指引一條合適的道路。
現在的水電站,不過只是其中之一罷了。
大明又贏得了一個世界第一一個開創性的發明,水電站
當然,這一幕被電影攝影機完全拍攝了下來,事實在過去的半個月里,皇家攝影師用攝影機拍下了這座水電站的建設過程,最終將會剪輯成為一部記錄電影,然后,會在“電影院”里播放,讓人們感受到大明的巨變。
“我們可以先在南河一帶的支流選擇一個合適地方建立水庫。”
在離開水電站的路上,朱大皇帝直接說道。
南河也就是內烏肯河,目前是大明最大的重工業區南苑市就位于南河南岸,那里也曾是朱先海確定的“三線”。
“水庫建水庫干嘛,南河那邊不需要水庫吧。”
身為工商大臣的方展博的第一反應就是反對。
“蓄水的話,鋼鐵公司那邊不是已經有了一座蓄水池了嗎工業用水應該不缺吧”
盡管方展博是秀才出身,但是在過去的十年中,通過在專業學校學習,對于工業倒也算是半個內行。
“不是工業用水的問題,”
朱先海搖頭說道。
“建水庫一方面是為了滿足未來的用水需求,更重要是還是要建一個真正的水電站,南苑的工廠肯定是需要電力供應,而且需要大量的電力供應,建立一座真正的大型水電站,不僅可以保證當地的電力供應,給工廠廉價的電力,而且周圍的農場也需要水庫,建一座水庫,對工業和農業都非常有利。”
水電站并不僅僅只是用來發電,它還可以用來灌既,以南河為分界線,越往南就越干旱,擁有一座大型水庫,不僅可以解決發電的問題,而且還有助于南方的農場生產。
水電、灌既,工業、農業所有的這一切都超出了方展博的理解范圍,畢竟,這些理念遠遠領先于這個時代人們的理解的范圍。
“而且像這樣的大工程,可以最大限度的吸納人力”
朱大皇帝朝著車窗外看去,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