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說參軍大人您興致勃發,活脫脫的昴日星官。”
“嗯嗯,不錯不錯。初一十五就去求神拜佛,求簽問卜。”
蒼鶻“聽說您后來是扶乩得到了仙家的預告。”
參軍得意的搖頭晃腦“不錯不錯。”
蒼鶻“我說說您聽聽,看我說的是不是這么回事。”
“好好,你說。我家的事遠近皆知,這人要是走好運,神仙都來幫忙。”
蒼鶻對觀眾說“參軍扶乩的時候就問了,咱們家多咱能當官,中不中扶乩請來的神仙一開始不說話。”
參軍點頭“對,貴人語話遲。”
蒼鶻滿臉笑意“架不住參軍誠心,再三發問,勸進美酒。神仙就開口了”
參軍“神仙說什么了”
“入恁娘的,中”
參軍一把揪住蒼鶻的衣領子“你敢罵人好小子你敢罵人把你屁股打成開花饅頭”
“我沒罵人啊令尊是不是次年中了高官身份顯赫呢。”
“你你去你的吧”
眾獄尉哈哈大笑,抓銅錢砸過去“哈哈哈哈。”“快滾。”
倆小伙計過來兜起地上鋪的紅布拎出去,把砸過來的銅錢、銀戒指、香串都倒在笸籮里。又換上下一波。
慈幼院占地面積很大,名義上是院,實際上比一個城鎮不小,住的人非常多。
流產的胎兒會稽留在父母身邊,大部分情況是誰決定流產就纏著誰,也做不了什么,只能等待對方死去。那些出生后夭折的嬰孩也不少,有些迷迷糊糊的就去投胎了,不想投胎又找不到家人的,就暫時送到家人身邊,若是家人不收留或是沒有家人的,七歲以下的,都歸慈幼院撫養。教讀書寫字自力更生,有不少小孩因為厭惡考試寧愿去投胎,但也出過不少神童,也給地府了許多優秀的人才。
李承乾和李元吉的幼子七個人都在這里,男女有別,但他們也和其他的小男孩一樣,對一墻之隔的女院里,來的那個武皇后的長女很好奇,每天認真爬墻,可惜這墻的設定就是永遠翻不過去。
死下來的公主皇子其實很多,在慈幼院里雖然稀少,還不至于稀奇。但這個躺在襁褓里吐泡泡的小女嬰不一樣,她可是武昭儀、武皇后的長女,而且每年生日忌日新年都有大量祭祀。
管理慈幼院的人很快就發現不對勁,雖然沒有人虐待她,但圍繞著她的是很多的竊竊私語,還有異樣的探究的眼神,似乎整個慈幼院里幾十萬上百萬人都好奇她。不用想也知道,這不利于小嬰孩的成長,但是又沒地方把人送過去,這小嬰孩的祖父母、曾祖父母都在帝鎮中,別的靈魂不能進去。叔叔姑姑雖然不少,卻都不方便。
只好加強一波對閻君的宣傳,把小屁孩們集體帶去遙拜閻君的巍巍高山、雄壯宮殿,教育他們說人間的皇權富貴只是過眼云煙,只有閻君永世長存,與天地不老,與日月同輝,圣德昭昭。
小孩們“對對對。那她長啥樣”“她是不是有好多好多好多的甜餅吃”“她特好看吧她娘就特別好看。”
慈幼院的小孩從小就知道只有閻君最厲害,人間的皇帝死得很快還不是都聰明尤其是考歷史的時候,對皇帝沒有半點好感,恨他們做那么多事要人背誦。
執政時間長了,就知道是什么脾氣秉性。
大多是皇帝把工作推給大臣,或是權臣把皇帝架空,這次則不同,李治看起來病弱,新鬼們卻說他架空了大臣們。
先帝太宗有什么事,要和群臣商議,招賢納諫,博采眾長。
李治不太愿意這么干,大權獨攬,還有點獨斷專行。顯而易見的,他厭惡有別人違抗他的命令,或是以各種理由提出反對,即便是舅舅或托孤老臣,兇悍堅定的反對他,那也生厭惡。
李世民收集資料總結了很久,和他生前看的差不多,治國治理的還不錯,也不奢淫驕縱,也不施行嚴刑峻法,只是缺乏容人之量。
特別缺乏,只想自作主張。
簡單來說,就是只能順著他,不順著他就會被貶官。
現在看著還不錯,可他不靠別人提醒,難道能一輩子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