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法律自從編撰出來,就有一大群人等著鉆空子,這幫人讀誦經史的目的就是為了避開法律。要對付也不難,只要自己也挑出法律的框架即可。
吳瑜本要去找閻君稟報此事,講一講翰林院激化矛盾,挑起事端,屢次挑釁。別的唐朝皇帝都處于秩序當中,左右被人牽制,唯獨翰林院自成一體,也算是地府的半個喉舌,自由高端,信息通暢,招攬人才也沒有定數——閻君只批準了二十個人的俸祿,但賣書可以自負盈虧。怎不叫人眼紅。想把翰林院從武曌手中奪下的人,又何止她一個。
在路上走到一半時,她漸漸覺得不對,今日的事情過于蹊蹺。
不再前行,繞回去靜靜的看著。
在群情激奮,志同道合的伏闋叩閣之中,總有些不見其人只聞其聲的聲音幾次三番的煽動情緒。過一會又有人悄悄溜走。
悄悄溜走的幾個矮子,沒跑多遠就被遠遠盯梢的鬼卒一抖鐵索卷了起來,拎到京兆尹面前。
宋慈吩咐文書:“記下人數和人名,慢慢點齊了這些逃之夭夭的人。先不急著審問。”那些半路沒跑,直接去伏闋的鬼是真蠢,但這些半路被抓住的,呵呵。
劉邦剛從情人家中出來,正在考慮去哪家酒樓吃飯,就聽見遠處一片喧囂,喊的都是些冠冕堂皇的口號。小巷口的盡頭,在那一段,走過去一群穿著朱子深衣的人。“又他媽是球囊的儒生,青天白日給他爹媽穿孝呢。小娘子跟我去看熱鬧。”
他嫌朱子深衣只有黑白兩色,很不好看。
“姐姐打扮好了,先陪著達達去,奴家回去穿好衣服再奉陪。”
“小娘子比潘金蓮都不差。”劉邦笑瞇瞇的丟給她一串金項鏈,摟著另一個長得一般的女人上路,一路嬉笑,講了許多嘲笑腐儒的段子。
這個女人相貌平平,唯獨會講笑話,善于逢迎,圓滑細膩,生前開了茶水店,茶湯制的很普通,全憑迎來送往的嘴上功夫。
某一腐儒,和老婆上床前都要對老婆的不可描述之處鞠躬:唐突了。
中途又去買了一籠燒麥、三根油條。竹編的燒麥籠屜付了押金可以直接帶走,送回來退還押金,送不回來的話隔壁的篾匠很開心。吃著半根油條除了城門,到了閻君殿前的超大廣場處,冷眼一看就要笑出聲。
伏闕諫諍,俗稱堵大門口鬧事,也被稱為聚眾上訪。自古以來就是一種被拉出去打個半死再統統送進監獄的事。
長矛馬槊森然林立,黑壓壓的鬼卒制服一字排開形成人墻,除了少量的人拿了練功用的大槍之外,大部分人手里都攥著鐵索,戴著面具,很是不善的看著跑來找事兒的這群人。
眼前只有一條路,一桿有一人高的天平,一塊熟悉的地毯,一個白胡子老頭拄著白柺棒棍,一個黑大漢拿著秤砣,就站在都尉身邊竊竊私語。
嗓門洪亮的校尉叉著腰:“你們這些理學門人,要去伏闋上書”
“我們要見閻君!”
“你們攔路設卡不合法律!!”
“閻君廣開言路,你們不能陽奉陰違。”
校尉吼道:“本官話還沒說完,你們休要狂吠不止!”
劉邦笑的一甩手,在人群后方甩出來一個小籠包,正好落在雙方之間的空地上。
女人識趣的笑:“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