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遠的蒼莽古調自道廬中緩緩傳出,隨著輕柔的風聲,合著細密的雨聲,傳向遠方,傳遞到青冥之上,透入九幽之下。
這是最為正統的玄門密語。
誦念的則是玄門最為首的咒言,亦是八大神咒中第一道咒言——
《開經玄蘊咒》
咒言誦念時,諸修皆能清楚的感受到四周靈炁的變動,恍若四時風涌,朝著道廬所在滾滾而來,正此時,卻見李林身披天仙洞衣,身形輕輕晃動,瞬息之間定心境,有精純神念,若雷霆閃電一般,透出泥丸宮,自頭頂聚慶云狀,又似雷霆華蓋,任由靈炁滾滾,卻盡數掌控在李林的神念之中。
遠處觀禮的諸修中,旁人尚且察覺不出,唯有幾位道爺,捋著胡須,頗為感慨的點點頭。
“往日里,我等總將李林小友視為晚輩,今日登壇觀禮,方見李林道友的真修行,以我等所見,實為當今華國神念修行第一人!”
“莫說是神念第一,且別忘了,李道友所修,乃是昆侖法,震懾諸法,統領道綱,莫不如是!”
“嘿嘿,下個月,貧道的小徒弟就要進京,暫居修行院修行!小女年過一十九,生的端莊,理應和李道友多接觸,多學習。”
“劉老道,你!”
“我什么我?貧道所修法統,只需功成先天,便可不忌男女之情。”
“哼!不屑與你分說!”
……
道廬中,隨著咒言緩緩誦念結束。
李林袖袍舞動,卻是滾滾靈炁,與咒言同震,以神念為引,灌注進連山法壇之中。
一時間,分明四周微風徐徐,偏的道廬之中,風起云涌,狂風呼嘯,卷得都天雨師旗獵獵作響。
再看李林等一十一位修士,卻靜立壇前,衣袍靜束,默然而立。
十余息之后,風止。
李林稍稍側身,面向敬元道爺。
“徐道長,請!”
敬元乃是道爺道號,老爺子俗姓徐。
敬元道爺手捧浮塵,往前邁上一步,與李林齊平,而后開口道:
“請共赴法壇!”
“請!”
說罷,李林與敬元道爺一同登壇。
兩人一步一頓,一階一拜,九階法壇,也不過片刻的時間,兩人就已經站在黃玉雕琢的方桌之前。
敬元道爺甩了甩浮塵,便開口道:
“請誦三清寶誥!”
話音落,便是眾修齊齊以玄門密語誦念。
“道寶經寶師寶,玉清上清太清,一炁流行,三清應化函關,默默不言而善運四時,正色空空,無極而化生三境,大羅天上,金闕宮中,虛無自然,三清三境,三寶天尊。”
話音落時,敬元道爺的額頭上已然見汗水淋漓。
顯然,敬元道爺的神念,終歸不如李林來的凝練,此刻諸修依照咒言,引來四方靈炁,老道爺卻顯得有些吃力。
片刻之后,李林以神念觀瞧,方才見得黃玉臺上,有靈光流轉之相。
原先判定之中,還有一道寶誥需要敬元道爺引領。
察覺到李林看過來的目光,敬元道爺也疲憊的張開雙眸,點了點頭。
當即,李林正身,朗聲說道:
“請誦風雨寶誥!”
話音落,諸修玄門密語聲聲震耳!
“風伯雨師,箕伯玄冥,掌八風之消息,通五運之氣候,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風調而百姓安樂,雨順則萬物咸豐,四季顯靈,八節監生,養成萬物,有功于人,恩佈下界,受命于天,大悲大愿,大圣大慈,號蒼龍箕,名白虎畢,靈應風伯方天君,靈感雨師陳天君。”
話音落時,李林身形陡然而動!
此地乃是長江岸邊,正直風雨動蕩,誦念此道寶誥,引來風氣雨氣,遠超諸修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