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雖這么說,但衛氏哪里敢,她依著禮數行了禮,皇后掃了一眼下面的江茗:“這便是你那找回來的女兒吧”
衛氏點頭,將經過大抵說了下。
皇后看著江茗,又沖她招了招手。江茗走上前去,皇后便握住江茗的手。她手指軟柔,又帶著絲絲暖意,拉著江茗看了半晌,這才笑道:“還真是同大將軍夫人長的像,那雙眼睛一模一樣。看著可真是疼死人了,好好的女兒,怎得就流落到外面去了可是吃了這些年的苦,如今能回到親爹娘的身邊,也是福氣。”
她沖一側宮女點了下頭,宮女自然知道,拿了個托盤出來,走到江茗面前。
皇后笑起來溫柔端莊,眼睛微彎,給人以十分親近之感,好似不過是家里的長輩,逢年過節見了,又夸贊一句孩子長大了。
她對江茗說道:“第一次見你,想著該賞你些什么,這柄緋玉環佩從我兒時便戴在身上,如今給了你罷。”
江茗一聽,一邊謝恩,一邊朝那托盤上看去。那玉其實是羊脂玉,只是不知怎的,里面有簇火焰般的芯兒,猛地一看像棵盛放的鳳凰木。
江宛也看見那環佩的模樣,心里一沉——皇后這才見了江茗這一眼,就賜了這樣的東西,是為何意她原本就想琢磨對那婚事,皇后的意思,便愈發上心了。
可皇后的注意力并未在江茗身上久待,她轉頭又看向江宛,笑道:“剛才就聽宮女說,你帶了幾盆花來給,可是之前你母親提的萼梅”
江宛柔聲細語,說起話來不緊不慢,實在是良好的貴門風范:“之前母親提起,娘娘您說想見,可那時不是梅花綻放的季節,我便幫著母親養了兩株,今年正巧冬來的早,這才能帶進宮來。也是這兩株萼梅的福氣,得瞻鳳顏。”
皇后微微點頭:“虧得你有心。”
衛氏在旁趕忙說道:“宛兒哪里是幫著我,這全是她自己養的,連下人丫鬟都不讓碰,非得自己親力親為,有次還把指甲給弄折了。”
“喲。”皇后驚嘆:“怎得這么不小心。”她看向江宛:“你啊,自小便是這般懂事兒,本宮時常同你娘親提起,羨慕她有個這么好的女兒。若是宛兒是我的女兒,那該多好。”
靖文帝的子嗣甚少,兒子就那么一個,便是當今太子,為皇后所出。另有三個女兒,其中懷寅是端妃所生,但生懷寅不久后便體虛病故了。皇后常常說自己想要位公主,便將懷寅抱到仁明宮養了。
皇后對江宛說的這話,似是又有一番用意,江宛實在拿不準皇后的心意,便只好低眉順目,只同往日一樣。
幾人閑絮了稍許,皇后才放她們離去。
等到衛氏她們走了,屏風后面走出來個年輕男子,同皇后一樣,眉眼下垂,但鼻高唇厚又隨了靖文帝,面貌看上去十分老實敦厚,肩膀有些內含,顯得脖子更短了。
皇后見他出來,只嘆著氣搖了搖頭:“你可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