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土著人總人數無法確定,整個地盤上匯總上來的一個估計數只有7萬多人,其中還有3千人的華僑華人和華裔。
因為法國人限制華人移民法屬印度支那,以前老撾華人的數量比起泰國,并不算很多。只是隨著日軍的入侵,各地南洋華人逃難,才逐漸增多。這些人很多也沒有選擇加入先鋒軍。亂世之中,誰也無法肯定最后才是這塊土地的最后統治者,這些在南洋習慣了明哲保身的人最終選擇了維持原樣。
先鋒軍來收稅就給先鋒軍,法國人來了還給法國人,日本人打過來要么繼續逃難,要么繼續當順民。
他們也基本上生活在城鎮中,加上蜂擁而入的先鋒軍的民眾,使得城鎮人口中,華人占了七成還多。
地盤擴大后,耕地面積也增多,除了建設兵團在部分從事農業屯田外,還有部分華人百姓從事農業。
“我們直接掌控的農業耕地面積已經達到了23萬畝,年后要考慮耕種水稻和其他作物的安排。”
先鋒軍直接掌控的耕地也包括軍屬耕作的土地,大頭還是屯田的建設兵團,大部分耕地是開荒開出來的。
之前這地方,法國人并不是很在意,當地土著也懶得多耕作。在芒新時,先鋒軍因為糧食不缺,暫時沒有考慮耕作,可隨后大量國內難民以及部分華僑難民的加入,需要安排他們。而殲滅了泰國第4步兵師后,地盤的擴大,也有了開拓耕地面積,投入農業的機會。
那些來自國內的難民更是把耕地技能點到了高級,在先鋒軍按勞分配的政策下,干起活來格外帶勁。砍伐森林,獲取木材建造房屋,燒荒耕地。國人天生具有土木屬性,只要有土地,就能很快把它們變成耕田。
10月份已經過了當地的水稻種植季節,當地土著沒有一年兩熟的勤勞和技術,很多地方都是在雨季種植一輪水稻。
趙易不敢冒險自己去嘗試種植,就算是國內的那些老農民對當地的氣候水土都不熟悉,也不敢保證能有收獲。不過他卻知道周圍的一些土地后世這個時候可是種植過玉米和番薯以及土豆,當地華人也有部分種植的經驗,一開始開荒的幾千畝土地都種上了土豆、番薯和玉米。尤其是土豆,10月下旬正適合種植。
隨著人口增多,先鋒軍的糧食壓力也增大,趙易也有計劃的擴大了耕地開荒面積。23萬畝并不多,按照現在的糧食產量,先鋒軍的糧食也無法自足。不過,建設兵團的種植不是主要技能,現在先鋒軍還需要考慮戰爭中的生存,建設兵團的隊員都是后備戰斗兵源。
極富戰斗力的軍隊才是先鋒軍能夠留在這片土地上的保障。
“軍工生產的部分產品已經可以做到自我保障。”要保障軍隊的戰斗力,武器裝備不可或缺,李衡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武器裝備生產以及基礎的工業建設上了,這方面的數據也更詳細。
隨著先鋒軍中女性的增多,尤其是國內那三千女性的到來,先鋒軍的被服廠已經不缺人力,缺的只是材料。先鋒軍雖然還無法滿足全部隊員的裝備需要,但主力作戰部隊已經可以全身裝備了。
沖鋒槍的生產更是提高到了月產量破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