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的美國,已經開始了軍事動員,年輕男子很多都去當兵了,老教授們學生變少了,留學生能得到更多的受教機會。工廠里的年輕勞動力少了,留學生去了能學到真本領頂大梁。現在華夏和美國是盟友關系,在華夏還有用處的時候,兩國的關系還是不錯的。那么多年的提案被廢除就是一個讓人唏噓的明證。這種環境中,一些技術也能對華夏學生開放,若是有更多資金支持,甚至能得到更多機密。
“不需要什么機密,基礎比那些什么機密更重要。只需要去美國科學系統的了解到工業基礎,能得到二百多年的工業革命基礎知識,學會科學系統的研究模式,留學一趟就值了。”李衡積極贊成。
“老大,五百人是不是太多了”葉關猶豫道。
“五百人還多不算多。”李衡先反駁道,“那些重點行業一撒,就見不到幾個人了。一年五百個,兩年下來才一千人,二戰后還不知道什么形勢,至少在49年時,六年的時間才培訓三千人。三千人才撐起多少工業項目如果可以,我希望人數更多一些。”
“我不是說這些人多,我是說培養成本的問題。”葉關攤手道。
“成本留學美國雖然貴一點,但也不是很多。我們承擔的起。”李衡稍一楞,隨即扳著手指頭數道,“一個人一年按照一千美元算,五百人不過才50萬美元。這筆錢已經能生活的比較輕松,如果再緊一點,美國那邊我們有幾個工廠和企業,可以勤工儉學。還有合作單位,還可以找那些大公司尋求實習培訓,半工半讀也可以。”
“半工半讀不合適。”趙易搖了搖頭,“時間太緊,還是多把時間用在學習上好一些。”
拿出50萬美元培養人才,他一點都不覺得貴。
先鋒軍的資金并不緊張。
美國人的貸款除了外購,更多像是銀行的保證金,安定根據地民心,維持根據地的經濟正常運轉。
先鋒軍的根據地內很多都能自己自足,不能自足的也可以用根據地上生產的商品交換,比如食鹽、糖、香煙,甚至軍火。
除了美國人的貸款,先鋒軍還有戰爭債券。
各地華人認購的先鋒軍債券已經突破了一千萬美元。雖然不如國內,但這個數字用在先鋒軍這樣一個地方政權身上也是驚人的。
從里邊抽出一部分資金支持留學生,趙易感覺一點都不多。他更看重的是更多的人才,更早報效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