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簡化字公布出來時,遭到了一些遺老遺少的強烈反對,但趙易聯系了郭沫若等大家,拋出了一份甲骨文對照,其中赫然有不少簡體字。
“文字之道,道法自然。”郭沫若人品先拋開不談,文化水平卻是很高,趙易請他作了幾篇文章,倒是一下壓住了不少反對的聲音。
普通人不了解其中的背景,只覺得國內文人閑的沒事在打嘴仗,鄭介民這樣的特務頭子卻明白背后是先鋒軍在推手。
“讓那些文人有事做,總比沒事做要好。忙著搞文化,總比閑著罵政府要好”老蔣對先鋒軍在背后的動作不以為然,至少沒有妨礙到國內,反而吸引了文人火力,減輕了一些麻煩。
有了老蔣的定論,國內對這樣的事情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過有識之士卻都明白先鋒軍這樣做背后的深意。
“趙將軍真要建國”胡志英心中亂成一團。
她早就明白了,先鋒軍以后肯定要建立一個華人政權,畢竟已經上百萬的華人,十幾萬的精銳部隊,足以在南洋打出一片天地。她現在也明白了,這又是推廣普通話,又是改良簡化字,若不是建國,就純粹是閑得扯淡了。
鄭介民沉默半響不語。
胡志英惶恐不安時,他才輕聲道“組織派你來這里,是對你給予厚望。為了避免你引起太大的注意,也不適合給你提升太高的軍銜。等你榮歸時,組織自然不吝獎賞。”
胡志英俯首不語,心中卻是不以為然。
情報部門軍銜很難提升,情報頭目戴春風現在也不過是上校軍銜,她現在的這個中校軍銜還是為了跟先鋒軍聯系方便才授予的。就連作戰軍隊中,一樣是按資排輩難以提升。
這也是她羨慕先鋒軍這邊的一個原因,先鋒軍白手起家,上邊沒有那么多公公婆婆,只要有功勞,就能穩步提升。真要論資歷,她早就跟隨先鋒軍,尤其是先鋒軍的情報部門中,沒幾個比她資格老的,連她教出的一些學生也已經身居高位了。
若真是南洋那群土著建的國家,她絕對不屑參與,可先鋒軍是她一路跟隨看著長大的華人政權,她心中總有些不甘心。
“語言要跟文字緊密聯系在一起,所以簡化字改革也勢在必行。”趙易越推行掃盲越覺出了簡體字的重要性。
不說三人中,只有趙易熟悉繁體字,一不小心公文都容易看錯。就是軍隊掃盲和現在的移民掃盲中,記憶和書寫繁體字的難度和簡體字差了很多。
“現在我們大力推行掃盲,如果掃盲成功,到時候已經認字的那些人可能都有很多人站出來反對簡體字的改革。他們中或許會有很多先鋒軍的元老,你們覺得現在推廣容易還是以后等他們成了氣候再推廣容易”趙易這一次態度很堅決,“所以既然我們先鋒軍普及文化知識要趁早,簡化字改革更要趁早。”
“簡化字推行,斷開了腐儒的陳詞濫調的根源,暫時隔離了那些繁體字的陳舊知識,形成一個思想和文化的空白區,可以更輕松的拋棄那些糟粕,有選擇的挑選出精華,重塑三觀。”趙易對李衡和葉關解釋道,“至于那些傳統文化,也不會就此斷絕,而是暫時擱置。只要把文化知識推廣出去,做好基礎教育,讓每個人都有了一定的文化水平,他們自己就有了判斷能力,可以更容易地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否則讓一小撮掌握知識的人來繼續操控傳統文化,還不知道屁股要歪到哪里去”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