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領域是最早統一度量衡的,全部都是標準的國際單位制,取消了英尺和磅的用法。
論到華夏古制,趙易最熟悉,但度量衡卻也聽李衡的建議。
“1852公里就是華夏標準的海里,也是后世大多數國家應用的海里標準長度。用縮了萬倍的尺寸當市尺的標準如何有整有零也不怕,反正市尺早就跟其他度量衡脫節了,就算以后穿鞋量衣用手比劃更方便。”李衡得意道,“就算人類走出地球,談起度量衡來,作為以子午線和緯度為基準的尺也照樣能應用下去。這個尺寸很吉利,一丈不過一米八五,后世可是很多都能達到大丈夫的標準。”
“難道堂堂七尺男兒只有不到一米四,郭小四都夠標準的了。”葉關忍不住刺了一句道。
“就像老李說的那樣,市尺已經跟其他度量衡脫節。完全可以先擱置,主推公尺。至于市尺,海里尺和魯班尺可以先一起推行,時間長了人們自然會做出選擇。”趙易也遲遲拿不定主意,決定把這些傳統的標準先沉一沉。
牽扯到中藥的兩錢等單位,在沒有重新實驗調整的情況下,也需要依照舊例,先穩一穩。
所以先鋒軍的度量衡并不算完全標準。
想起高層中流傳的一個消息,胡志英不由恍然,試探道“普通話”
鄭介民說的這些,也只有普通話算是先鋒軍這邊主動發起創新的統一標準。
“趙易之不僅要推出普通話,還要推出簡化字。”鄭介民哼道,“國內已經開始有文人討論爭辯了。前一段時間還有人埋怨他只扶持國內理工科,對文科師生關心少,沒想到他用這種方式扶持,拉著眾人來修改文字。”
“簡化字”胡志英吃了一驚,看了看鄭介民不動聲色的臉,小心翼翼道,“我記得教育部在35年就公布過簡體字。”
她記得很清楚,當時她還在上女中,還跟同學來了一場簡繁字辯論。也記得到了第二年,教育部又把這個方案收回了。
“趙易之這一次準備改得更徹底。”鄭介民還是哼道,“已經圈定了三百個字,變得太多了。”
胡志英不敢插話,在旁默不作聲。
“不過,趙易之不是那些要全盤廢了漢字的瘋子。他這一次改簡化字,倒是遵循歷史,崇尚古意,重神而輕形,也不算過分。”鄭介民繼而又夸一句。
他是真心實意的夸一句。
很多簡化字改了以后,反而更貼近原本的意思。比如大眾的眾字,隨從的從字,意思一目了然,更符合象形文字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