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沒關系,怎么會去支援華夏華夏境內各處戰場都發現有先鋒軍的存在,他們根本就是一伙的。”日本大本營再一次對先鋒軍的事爭論了起來。
“印度發現有先鋒軍的士兵在作戰,據美畜內部消息,也發現有先鋒軍的軍隊伴行。他們這是怎么回事,是擴大出擊范圍,還是要迷惑我們”有人對先鋒軍的行動更感興趣,“先鋒軍內部是不是實力空虛了”
“你顯然沒有注意過他們的總兵力。”還是熟悉先鋒軍的人看得透徹,“他們的主力還在,而且還在增加。我們要擊敗他們,至少需要5個完整的師團。這只是擊敗,殲滅很難,他們會退回滇省去。滇省還有蔣政權的十幾個師。”
“難道我們只能防守”日本內部還是有很多人不忿,尤其是中下層軍官,他們很難獲得高層攥取的利益,他們更看重榮譽,進階高層利益群體的榮譽軍功。
“等到我們打下加爾各答,我們會抽調軍隊回來消滅他們的。”日本高層中其實有不少人很清醒。他們更明白日本自己的實力如何,就連加爾各答打得都勉強。但貪婪會讓人選擇冒險。
為了安撫主戰派,日本人也制定了一個殲滅先鋒軍的計劃,就是加緊從兩翼出擊,切斷先鋒軍和華夏國內的聯系,徹底把先鋒軍包圍。
可惜這兩路也不好打,國內中央軍集結重兵在這兩路。西側還借助怒江天險,東側更是有桂系的老巢,急切間攻不過去。
先鋒軍周邊的日軍在一點點的積攢力量,包圍圈也一點點的厚重了起來。
這點小動作瞞不過先鋒軍,趙易卻不以為然“難道我們的力量不是在增加小日本還是低估了我們。我們不怕包圍,既然圍起來能讓小日本放心,那就讓他們圍吧”
臨近春節,趙易不想有什么大動作,先鋒軍也在采取守勢。
1944年春節來得早,1月25日就是大年初一,國人講究這個傳統,只要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都統統向后安排。
日本人顯然也清楚,并不去戳先鋒軍這個馬蜂窩。雙方邊境附近相安無事,印度恒河流域卻掀起了一戰。
日本人明白華夏人不愿在春節時期折騰事,選擇了這一段時間,抽調各方兵力,集中打過了恒河,攻向加爾各答。
他們明白,德國人在北非退走后,若不趁著盟軍主力注意力集中在西西里島的時候趕緊攻取印度,恐怕等英國人抽調兵力來支援,就沒有多少機會了。
1月23日,日軍攻破恒河防線,海陸并進,逼向加爾各答。
駐印英軍緊急調遣援軍,但卻擋不住日本人的進攻。那些調集來的印度軍隊,不止是一擊即潰,而且還紛紛加入了日偽軍,當起了帶路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