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堅決提倡自由戀愛。兩個人應該多了解了解,不要盲目結婚登記。”趙易給宣傳口的指示,除了給那些女性移民多點時間選擇外,也是一個拖延的方法,多了解了解,可能二戰就結束了。
“先顧大家,再建小家。”“打跑小鬼子,才娶媳婦。”諸多宣傳口號也是一種引導,至少要扛過二戰危機。
等到二戰過后,根據地上的移民數量會更多,而先鋒軍也有了更多的兵源選擇,有了更多的軍隊,部分士兵的戰斗力衰減影響就不大了。
軍官的婚姻好解決。
除了他們條件放松外,趙易也給他們畫餅。
不用他出面,葉關就先出面派人私下里傳播鼓動了。
“大丈夫何患無妻倭寇不滅,何以為家”這是理想型的。
“現在有無數的戰功等著我們,我們的軍銜以后會更高,接觸到的圈子會更大,也會有更好的女子等著我們,著急成家干啥先立業后成家。”這是現實型的。
各種私下里的言論比正面訓導要有效的多。
漸漸趙易倒是緩和下了軍隊中的這次躁動,有這根能看得見的胡蘿卜在前邊吊著,比原來的畫餅更明顯,反而讓軍隊那些小伙子們更積極了。
理順了這個牽扯眾多人的人生大事,趙易也沒有放松下來。
過去的七八月份,戰事不斷。
邊界上的日軍攻擊以及支援出去的派遣隊,雖然對先鋒軍根據地內部影響不大,但卻一直讓趙易操勞不斷。為了足夠的后勤補給,李衡更是忙得不可開交。
幸好七八月份,美國人的空中支援增多,緩解了先鋒軍的后勤壓力,讓李衡得以抽出更多時間,發展軍工。
“幸不辱使命”當趙易正忙著處理根據地新法令的時候,李衡背著一桿槍推門進來,哈哈笑道。
趙易的值班警衛員竇恩伯跟在后邊,并沒有阻止。
三人的關系,不需要他這個保鏢來插手,哪怕李衡背著一桿槍直接闖進來。
看到李衡把背著的槍拿下來放在辦公桌上,趙易眼前一亮“成功了”
他一直都追著軍工那邊的研究進度,自然知道眼前這支槍是什么,甚至因為他是三人中最熟悉槍械的,研制這支槍的過程中,也少不了他的意見。
“成了”李衡感慨萬千,兩年多的時間,他終于造出了先鋒軍的第一支自動步槍。
這支自動步槍,可以說從先鋒軍剛在鎮越縣立足的時候,李衡已經開始組織跟隨而來的雷允飛機場技工立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