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不是他們特地挑出來的精銳”看著閱兵式,法國人亨利博內已經顧不得在欣賞背景音樂了,臉色有些蒼白問英國人阿爾杰道。
看著一隊隊的檢閱部隊過去,法國人已經坐不住了。
剛剛打完了二戰,博內還是有些見識的。知微見著,先鋒軍要是都像這些檢閱部隊這樣,法國人要收復印度支那恐怕沒什么希望了。
英國人心底也有些發憷,掏出一塊絲絹手帕擦了擦額頭,還是冷笑一聲道“這就是他們特地挑出來的精銳,百萬軍隊難道還挑不出這幾千檢閱部隊他們怎么可能每一支軍隊都會這樣”
每一個閱兵方陣都是三百多人,在他們眼皮子底下,先鋒軍已經過去了21個步兵方陣。
除了最開始的老兵方陣外,陸軍過去了5個。基本上新組建的5個軍,各組建了一個方陣。
在12月初,先鋒軍就已經做出了很大的調整。
原來的隊伍編練出了軍一級單位。
主力作戰部隊編入了五個野戰集團軍。
因為建國,各級將領很多都提升了級別。第1師到第5師的師長,也都搖身一變變成了軍長。
民眾口中喊的趙大帥也變得名副其實,在建國前一周,也從上將變成了元帥,先鋒軍中唯一一個元帥。
“建國初期,無論我們是不是造神,都需要有個唯一的核心站出來。也只能是唯一的核心,才能團結一切力量,以應對內外的危機。”葉關和李衡特地婉拒了一起掛帥的提議。三人中需要有人出頭,也需要有人來做道德表率,理順上下關系。
“不能因為建國,就大加封賞,否則以后可真的就封無可封,逼得有人野心收攏不住,只能造反了。”葉關也提起趙易以前說起的理論,“一個體系,只有循序漸進,才能長久維持。”
這也是趙易此前在先鋒軍中一直在施行的,將領升職都需要用軍功說話,每一級都拉得很開,這使得先鋒軍的軍銜含金量很高。
趙易一向反對集體性的大加封賞“這些將領因為亂世戰功快速躍升高位,卻大多數年紀輕輕,還需要身居高位很長時間,難以形成年齡上的梯隊。這就很容易阻塞上升通道。前邊的難以退休,后邊的怎么升官上邊不通,下邊怎么出頭,沒有位置如何安置不斷培養起來的新人。莫不是也要大殺功臣,為后來人讓位”
可建國這樣的大事,從龍之臣不封賞,絕對會動搖民心和軍心。
趙易也只能妥協,封賞部分,另一部分人用調整和經濟等手段來代替,葉關和李衡主動維持原來的上將軍銜,就是為了壓制那些不滿。
“對付完英法,我們少不了還得升官,那時候當個和平元帥也不遲。”李衡對官職無所謂,以前他不過是個小人物,連副科都摸不到邊的技術人員,當上開過上將已經是心滿意足了。
他這個海軍上將的麾下,海軍陸戰隊和海軍代表隊也各派出了一個步兵方陣,此外海軍學員也單獨組成了一個三百多人的大型方陣。
空軍也是三個方陣。傘兵部隊和空軍學員各自單列一個方陣,只有飛行員人數略微單薄和其他空勤以及地勤人員代表一起組成了一個大方陣,不過一半的人數還是看的法國人有些呆滯。
“他們的飛行員有那么多嗎”博內顯然被這一隊隊過去的步兵方陣擾得有些心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