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火山灰,不僅可以造火山灰水泥,還是良好的土壤調節劑。堿性的火山灰不僅能中和那些酸性土壤,還能帶來磷鉀等元素,是可以直接利用的天然肥料。
我們地盤上的化肥原料還算比較充足。
比如磷肥。
越南甘塘磷礦,畢竟是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屬于亞洲第一儲量,法國人和日本人掠奪的那些并不傷根本,現在已經恢復生產了,暫時能供應國內需求。內陸云貴地區,有一些大型甚至特大磷礦,靠近邊境的我們這邊以后也可以加大勘探力度,說不定會有新發現。另外海島上鳥糞石礦以及鳥糞和捕魚業的魚骨鱗片殘渣等含磷多的有機肥料也要綜合利用起來。
我們在摩洛哥和西撒哈拉的磷礦現在運到我們這里,主要供應歐洲,不過每年可以抽出3條萬噸船從摩洛哥進口一部分磷礦石。
另外我們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磷礦也已經正式開采,直接出售給美國人的利潤可支撐每年運輸5條船來往我們這邊,而且是直接借助美國人的運輸力量。
此外華夏磷礦也能進口一部分,只是華夏磷礦富礦少,貧礦多,不如留給華夏國內以后發展用。現在我們可利用的磷礦已經足夠了。
氮氨肥料或許麻煩一些,需要重點傾斜向軍工生產。但我們的鉀肥卻得天獨厚,萬象附近就有豐富的鉀鹽礦,還有呵叻盆地的富礦,都很容易開采。”
先鋒軍的化工產業規模并不大。尤其是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因為缺少原料,現在規模維持軍工和工業基礎所需都很吃力,根本沒有太多能力供應向農業。三巨頭提出進口石油的計劃,不止是考慮汽車和電廠的燃料,還有擴大石油化工規模的打算。
不過,后世一直卡華夏農業脖子的鉀肥,東聯國卻不缺。
后世老撾發現了大規模鉀鹽礦,只是交通不便,開采鉀鹽礦要麻煩一些,加上老撾工業基礎弱,加工成本高,但現在萬象還是東聯國之都,周圍交通比后世還要強一些,周邊又是東聯國兩大工業基地之一,開采鉀鹽礦自然成本更低。還有呵叻盆地,那里的交通一直比較便利,富集礦又多,更容易開采。
趙易知道后世一個統計數據,老撾和泰國的鉀鹽資源至少超過100億噸,遠超過鉀鹽不足的華夏。
經濟開采儲量現在還在勘探中,不過不妨礙現在的生產。僅僅這兩處的產量現在就已經超過了5萬噸。目前東聯國農業對化肥的依賴性還較弱,消費很少,這點產量已經足夠,還能滿足工業用鉀的一些化工需求。
“鉀鹽現在倒是不缺。不過這食鹽我們現在缺口就有些大了,內陸鹽礦確實得早做準備。”李衡點了點頭,話題卻歪樓了。
“食鹽?”這一點趙易卻是不知。
先鋒軍起家時還曾經利用老撾地區的鹽礦熬鹽,所產的鹽還曾出售向華夏等地,現在竟然缺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