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半個月看了萬象、曼谷、西貢、新加坡四個地方,并詢問了其他地方的同志,基本可以肯定,先鋒軍已經在工人群體中全面實行了每周4時工作制。”傅士寧翻看著自己的黑皮小本本發言道。
在這個時代,西方不少工廠已經開始施行每周4時工作制了,但資本家不會主動仁慈,這是通過工人們的斗爭爭取來的。
像先鋒軍政權這樣主動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已經算少見了。
“應該不是全面?我們在很多地方都看到很多工人還在努力加班。”康志生反對道。
“確實有很多地方在加班。不止私人企業,還有國營企業。但他們加班不是白加班,要算在一個年假體系里。加班時間以小時為單位計量記錄。這樣除了每周休息一天外,可以有其他靈活的調整休息時間,可以抵消請假的時間。在統計中,有人甚至攢了三個月的年假了,他作為勞動模范被獎勵了帶著家人郵船半月游,就是我們提到的那艘光榮號郵船。”傅士寧卻對先鋒軍的加班體系很認可。
之前懟英法作戰時,先鋒軍的華人圈中都自覺加班加點,為保衛國家和家園做一份貢獻。現在雖然已經停戰,但建設家園,為家園添磚加瓦的宣傳依舊激勵著人們。
身處東聯國這幾座大城市,到處都在搞建設,人們勞動的熱情和那種積極向上的精神深深感染了他。
他不覺得為了建設自己的家園而努力工作是一件困苦的事情。
做事情得看是為了什么,若是為了給資本金和大地主的口袋里創造更多的金幣,就是剝削,若是為了保家衛國,為了建設真正屬于自己的家園而努力工作,應該算是勤奮。
如果不勤奮勞動,哪里會人人都有的最低保障的福利?如果不勤奮勞動,先鋒軍帶領的華人又如何在英法荷等西方殖民者的虎視眈眈下立足?
況且加班時間已經獲得了補償,而且不是無限制的加班。
“一年的時間就攢下三個月的年假也很努力了。”席伯艮點了點頭。
他知道為了限制資本的不要臉,先鋒軍還特地劃下了不可逾越的底線——每天工作時間就算加班,也絕對不能超過12個小時。
就連國家項目的一些特殊崗位無法替代時需要加班,也必須有充足的理由去特別申請,還要有豐厚的加班補助。
“這是底線,否則以現在資本家的德行讓人一天工作15個小時都是正常的。”趙易三人都一直同意,這個底線必須守住。
“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勞動。”對外宣傳時,這樣的口號其實也有一定的道理。
只有工人休息好了,才能提高勞動效率,減少各種事故,相當于節省了成本。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工人才有時間充電提高,創造更多的價值。有充沛的休息時間才能多陪伴家人,家庭和睦,讓社會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