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軍終究要和世界交流,陸地交通的標準軌體系的兼容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過渡。
“嗯,五年之內,每年五百公里的寬軌線路,我們還能接受。”趙易劃出了底線。
他按照寬軌為普通鐵路三倍的平均成本來推算,得考慮修建普通鐵路一千五百公里的工程量。
“這已經不少了!”了解調度工業物資的李衡明白其中的難度。
后世華夏在一五計劃期間年增鐵路里程都不到這個數。后世泰國鐵路總里程不過只有四千公里多點,緬甸和越南也不過才三千多公里。
寬軌鐵路要消耗大量的鋼鐵和水泥,機設設備和技工人員比普通鐵路更多,對于正在夯實工業基礎的先鋒軍來說,已經影響了其他項目的建設。只有到第二、第三五年計劃后,先鋒軍有了更多的經濟基礎,才談得上造更多的寬軌里程。
“交通只是推進文明的手段之一,不是目的,發展交通要和現實相適應,不能盲目攀高。”趙易還是多提醒了一句。
寬軌再多的好處,也需要考慮現實的承受能力。
先鋒軍最近的發展用在基礎建設上的力度很大,就已經出現了好大喜功的苗頭,趙易不得不潑點冷水:“我們要夯實工業基礎,并不一定把精力都用在重工業上,輕工業也是有益的補充。兩條腿走路才穩當。”
作為工業黨,李衡顯然更偏向重工業。這一段時間大力投向需要長時間見效的重工業已經讓先鋒軍的財政出現了問題。
“輕工業畢竟回籠資金快,利潤也高,可以成為重工業發展的補貼。現在華夏困頓,連輕工業也維持不下去了。現在市場空出了很多,就算我們不去占領,美國人、日本人甚至印度人也會去占領的。”葉關也道。
華夏后世的經濟崛起,輕工業功不可沒。僅僅紡織一項就給華夏每年都帶去了大量的外匯流。
“現在已經48年了,經過這兩年的調整,從明年起,我們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就要開始實施了。只是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我們的計劃卻一直在調整,這一次輕工業和重工業比例也需要再一次調整了。我們原來的重工業目標不適合,我們沒有那么多足夠的熟練技工,甚至沒有那么多的工人,社會保守勢力還是太強大,農業和技術含量低的一些輕工業項目依舊是吸納人口和安定人心的重要途徑。”趙易此時寧愿把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指標做得低調一些,更保守一些。
“對,咱們鼓勵勞動,反對不勞而獲。最近移民太多,而工作崗位太少,不能為了就業,就增加工廠,而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安排那些普通移民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合理就業。”葉關跟著道。
最近一段時間的移民潮,也出現了一些安置上的問題。
單純低保福利是沒問題,畢竟這點福利先鋒軍還供應得起,但一些移民無所事事就有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