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條的面跟燴面差不多,比刀削面軟點。
不過做法,卻跟做炸馓子用的面很相似。
徐拙首先把面粉用鹽水和成面團,然后蓋上濕布醒發半小時。
半小時后,他用搟面杖把面團搟成一個長條形的厚面片,寬度大概在二十厘米左右。
然后他用菜刀,間隔兩厘米把面片切開,上面抹油,再把這些扁平的長條一個個搓圓,然后一根接一根的盤起來放進盆里,并且用油封上。
“這跟做那個炸馓子一模一樣誒,這真是做拉條嗎”
連完全不懂做飯的于可可也看出了端倪。
徐拙笑著說道“馓子本來就是西北傳過來的油炸食品,跟拉條相似也正常。”
盆里的面醒發兩個小時,就可以做拉條了。
這里有個訣竅,醒發時間越長,拉出來的拉條就越好,甚至可以拉成很細的面條都不會斷。
但是醒發時間短了,哪怕筷子粗的拉條也有可能會斷開。
在做拉條之前,一定要先燒一鍋水,因為拉開的拉條要第一時間下到鍋里煮熟,不然就會黏在一起。
所以做拉條的時候,一定要等鍋里的水燒開才進行。
徐拙鍋里的水已經開始翻滾,從盆里拿出一根醒發好的面胚,輕輕拉扯,這跟原本有些粗的長條就被拉得很細很細。
其實用做馓子那種方式也行,不過那種拉出來是一大根長條,畢竟適用于商業制作。
像徐拙這種一次只做一點點的,還是用短根比較方便,把二十多厘米的面胚拉到一米左右就可以下鍋了,非常方便。
拉條一根根的下入鍋里,這個時候一定要猛火快煮,讓拉條盡快寫煮熟。
假如火力不行,或者水太少面太多,這些拉條在鍋里就會黏在一起,原本應該勁道耐嚼的口感也會變得很差。
等到所有拉條全都下入鍋里后,又煮了兩分鐘,徐拙就用大漏勺,把鍋里的拉條撈出來,放在了一大盆冷水中。
“這一步不能少,拉條剛出鍋就得趕緊過涼水,這樣口感才會爽滑,不然拉條就會逐漸變黏,甚至失去勁道的口感。”
徐拙說完后,開始準備做炒拉條的配菜。
生羊肉、西紅柿、洋蔥、青紅椒、油菜。
于可可看著這幾樣配料,總覺得好簡單,她歪著頭問徐拙“配菜這么簡單,你卻說做出來的炒拉條會非常好吃,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訣竅”
徐拙點點頭,認真說道“想要炒拉條好吃,確實有訣竅。”
“是什么啊”
“餓的時候再吃”,,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請加qq群64737765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