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美食從和面開始
羊肉炕饃是汴梁的經典小吃,是汴梁夜市上的美食主力軍,幾乎每個去汴梁旅游的人都品嘗過。
至于味道嘛
那就看人品或者有沒有提前做攻略了。
雖然這玩意兒做法簡單,但是想在夜市上遇到好吃的卻不是很容易。
比如于可可,一聽說吃羊肉炕饃就不住的搖頭,上次她們幾個去汴梁玩,在夜市上吃的羊肉炕饃就有點坑。
不僅貴,羊肉少,而且吃起來還干巴巴的,沒有傳說中那么玄乎。
好吃的羊肉炕饃應該是外皮酥脆,肉餡鮮香,里外全是羊油。
而夜市上那些炕饃雖然看上去也是這樣,但是他們為了提高效率,面餅是提前蒸熟的,肉餡是提前炒好的。
做的時候只需要外在兩張面餅中放上一些熟羊肉,然后用羊肉煎成煎黃的顏色就行。
整個過程非常簡單快捷,兩三分鐘就能做好一個。
但是效率的提升,自然會讓味道和口感打折扣。
假如再用劣質的羊油,或者干脆用植物油,那味道就更讓人提不起興趣了。
老爺子對這種地道的中原美食了解很多,他一邊和面一邊跟兩人聊著羊肉炕饃不好吃的原因,順便還吩咐了徐拙一件事。
“讓建國送點羊尾油過來,餡料中加點羊尾油會更好吃,店里有羊油的話也挖一些,省得咱自己熬了。”
徐拙看著盆里正泡著的羊后腿,心說這上面的油脂已經不少了,居然還要羊尾油,不怕膩得慌嗎
不過既然老爺子吩咐了,徐拙立馬照做。
給建國打了電話后,老爺子這邊也開始用熱水燙面了。
把盆里的面粉一分為二,其中一半用七十來度的熱水燙一下,攪拌成面絮。
另一半用冷水和面,也攪成面絮。
然后用手把面揉成一個光滑的面團。
做羊肉炕饃用的面,其實跟平時做烙餅千層餅蔥油餅之類的面都差不多,幾乎沒什么區別。
畢竟是地區類的家常美食,難度不會大到哪去。
面和好后,老爺子放在盆里,蒙上一塊濕布開始醒面,趁著這個時候,他準備切肉餡。
對,是切肉餡,而不是剁肉餡。
羊肉炕饃用的雖然也是肉餡,但得比餃子餡要大一些,不然就吃不出羊肉那種鮮香的口感了。
所以,只需要把準備好的羊肉切成小小的肉丁就好,不用像剁餃子餡那樣掄著菜刀剁。
“爺爺,讓我來吧,這種活兒不用您動手的。”
徐拙把水里泡著的羊腿拿出來,擦干表面水分后,拿著菜刀開始切,把羊肉切成了五米籽大小的顆粒。
做羊肉炕饃不用太多羊肉,就老爺子和的那些面,一斤羊肉足夠了。
切好后,徐拙把剩下的羊肉放進冰箱中,明天兩位老人可以做點別的吃。
這時候建國把羊尾油和店里熬好的羊油也送來了,老爺子架上炒鍋,把羊油一股腦倒了進去。
這操作看得徐拙有些不解“這都是熬好的油,咋又放鍋里了準備再熬一遍嗎”
老爺子笑著說道“不是熬,只是給羊油增香罷了。”
增香
一說這個徐拙就知道了,之前做豬油拌飯時候他學過給油增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