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祿雞啊,你倆怎么了”
徐拙
李浩
第一次覺得祖國疆域太大的壞處,語言沒法統一。
徐拙原本不想在這事兒糾纏的,但是袁康的話讓他覺得很有意思,他拿著筆在紙上寫下了福祿雞三個字,然后遞給了袁康。
結果袁康朗聲讀了出來“葫蘆雞”
這響亮的三個字,讓徐拙和李浩徹底放棄了糾正袁康發音的想法。
嗯,這么翻著來聽著也不錯。
福祿雞,聽起來比葫蘆雞更好聽,而且對于喜歡討彩頭的國人來說,用福祿雞這個名字,說不定能吸引更多顧客呢。
不過唯一的不好就是,福祿雞三個字聽起來跟福利姬有點相似,所以聽多了總有不健康的念頭出來。
算了算了,不想這些了。
徐拙岔開話題,帶著袁康和李浩開車回酒樓準備吃雞。
把兩人送到酒樓之后,徐拙沒有下車,而是直接開車回家一趟,接上于可可周雯孫盼盼以及女裝大佬熊仔回店里。
既然吃葫蘆雞,自然要讓大家都過過癮了。
幸好今天買雞的時候覺得雞小,所以多買了幾只,不然還真不夠吃呢。
來到店里,讓幾個女孩兒抱著熊仔上樓,徐拙則是回到廚房,繼續觀摩葫蘆雞的制作。
這個時候蒸制得已經將近倆小時了,馮衛國把蒸柜的開關關掉,讓雞在蒸柜中多悶一會兒。
十分鐘后,他打開蒸柜,把里面蒸雞的盆端了出來。
經過兩個小時的蒸制,盆里的雞湯上面多了一層金黃色的油脂,油脂包裹著深色的鹵湯,看上去很誘人。
馮衛國把盆上那層保鮮膜撕掉,頓時一股好聞的味道就從鍋里飄了出來。
雞的香味兒和鹵料的味道,聞起來就好像燒雞店門口飄出來的那種香味兒。
馮衛國小心把盆里的雞撈出來放在竹箅上控水,順便用剪刀雞身上的那些麻繩一一剪斷。
這個時候動作要輕,因為這時候雞肉已經徹底熟透酥爛,稍微用點勁兒就會讓雞肉碎裂開來。
把麻繩一一剪開后,馮衛國又拿著一根牙簽,把所有雞的眼睛刺破。
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雞的眼睛在炸制的時候容易爆開,造成熱油飛濺,所以要提前破開,免得出現燙傷事故。
這時候雞還比較燙手,不能直接下鍋炸制,需要等雞的溫度降下來才行。
這樣能夠讓雞肉稍稍緊實一些,炸的時候不會碎掉,另外就是,雞降溫后再炸制,能夠把雞身上的香味兒徹底激發出來,使得香味兒更足。
雞肉不燙手的時候,馮衛國架上油鍋,開始炸雞。
炸葫蘆雞的油一定要熱,這樣才能快速把雞皮炸酥炸香,而不會讓雞肉中滲透。
要是油溫不熱的話,那雞肉中會浸滿油脂,吃起來非常油膩。
等到油溫八成熱的時候,馮衛國小心的托著雞放進漏勺中,準備炸制。,,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請加qq群64737765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