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的好壞,是檢驗一道菜品是否過關的唯一標準。
油溫差不多四成左右的時候,老爺子把包好的雞塊順著鍋邊放入鍋中,同時把火調得稍微小點,免得油溫升高過快,導致菜品外熟里生。
把火調低一點,能使得鍋里的油溫升高的速度變慢。
這樣熱力會更加均勻的浸入雞肉中,讓雞肉逐漸成熟。
而肉在低溫下熟成,肉中的汁水不會流失,甚至連表面的水分也不會蒸發,這樣的雞肉吃起來會非常好吃。
從這點來說,這紙包雞倒是掌握了西餐中低溫烤肉的精髓。
隨著油溫逐漸上升,紙包中的空氣也在逐漸膨脹,每個紙包都脹鼓鼓的,漂浮在油面上,看上去很好玩。
老爺子拿著勺子,不時舀起一勺熱油淋在這些紙包上,讓其受熱均勻。
除此之外,也會將這些紙包翻個面,免得只炸一面,這些紙張受不了。
炸紙包雞不能著急,得慢慢來,只有這樣,才能讓菜品變得更好。
在老爺子忙的時候,于培庸問了徐拙一個問題“小拙,你說說,這些雞肉是怎么成熟的。”
徐拙一聽,立馬就要說是炸熟的。
但是轉念一想,不對,這些肉并沒有接觸到油脂,中間不僅隔著一層玉扣紙,還隔著一些空氣呢。
這應該是
他不確定的說道“于爺爺,這些肉其實算是蒸熟的吧”
于培庸笑著點點頭“對,這其實也是隔水蒸的一種做法,不過相對于常規的隔水蒸,這種做法能讓空氣的溫度升得更高,這樣做出來的菜品也會更加好吃。”
旁邊徐文海聽了這話,有些好奇的問道“那這樣的話,豈不是跟空氣炸鍋一個原理嗎”
于培庸說道“有些相似,但還是不一樣,空氣炸鍋是把空氣加熱后源源不斷的吹向食材,使得食材的表面失水嚴重,形成一種油炸的效果。
而這種隔水蒸,里面的空氣并不流通,做出來的食材不管里面還是表面都不干燥,所以吃起來會更好吃。”
這種油炸方式其實并不快,至少跟直接把雞肉放進油鍋里炸慢了很多。
不過好處是可以往鍋里放很多個紙包,然后慢慢炸就是了,不用擔心鍋里的空間不夠或者食材黏在一起。
炸了十幾分鐘后,油溫已經徹底上來,這會兒差不多有七八成的高溫了。
在徐拙以為那些紙包要爆開的時候,老爺子順手把火關掉,然后用漏勺將鍋里的那些紙包雞全都撈出來,放在一個竹筐里控油。
徐拙好奇的問道“爺爺,這些雞肉熟了嗎”
老爺子搖搖頭“還沒有,還差一點。”
這話差點把徐拙的腰給閃了,什么叫還差一點
這不就是說翻車了嘛
結果老爺子接著說道“現在這些雞肉還欠一點火候,還得再等等,等到這些紙不燙手的時候,這些雞肉就可以吃了。”
徐拙瞬間明白這話里的意思“您是說,要靠余溫讓這些雞肉徹底成熟是吧那這對經驗的要求就太高了,一個不慎就會翻車的。”
老爺子笑笑,逼氣十足的說了句賣油翁中的經典名言
“無他,唯手熟爾”,,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請加qq群64737765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