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爆羊肉是一道非常經典的傳統魯菜,經典到不管什么時候說起魯菜,都有這道菜的一席之地。
這道菜具有溫潤補陽、壯腰健腎、補虛養身的功效,特別適合秋冬季節食用。
而且這道菜吃起來羊肉滑嫩、鮮香不膻、汪油包汁、食后回味無窮,在過去,這道菜可是師傅考驗徒弟能否出師的菜品之一。
以前徐拙跟徐文海學過蔥扒羊肉,聽名字跟蔥爆羊肉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兩道菜卻是羊肉類菜品的兩個極端。
蔥扒羊肉是把羊肉和蔥段隔著竹箅放在鍋里小火慢煮,一直煮到羊肉酥爛,蔥段香軟才算好。
而蔥爆羊肉,突出的就是一個爆字。
這道菜做法快捷,夢火熱油把羊肉下鍋,肉片變色就下入蔥段,等蔥香味兒從鍋里飄出來的時候,就直接出鍋裝盤,是一道典型的爆炒類才行。
對于這道菜,徐拙從小到大不知道吃過多少次了,但是每次都有種吃不夠的感覺。
當然了,他說的吃不夠是老爺子和徐文海炒的,那種用勾芡的做法出來的菜品,他是完全沒興趣的。
對,這道菜的正宗做法,是不勾芡的。
不過徐拙雖然知道這些,但卻沒有正了八經觀摩過,做法自然就是知道個大概。
今天老爺子既然選擇教這道菜,那正好學一下。
爆炒類的菜品,多少都不嫌多的,因為這種菜品只要把食材準備好,一兩分鐘就能出鍋,徐拙恨不得所有來店里吃飯的人都點這種菜品。
畢竟這類菜品利潤都很高。
就拿這道蔥爆羊肉來說,要用的食材很簡單,也就是羊肉和大蔥,兩者基本上是對半的,而調料也只有胡椒粉生抽老抽料酒以及香油,都很常見。
一盤羊肉半盤蔥,價格卻三四十起步,一些高檔的飯店,甚至把價格定在三位數,可見這道菜的利潤之大。
當然了,利潤大歸大,就是有點費廚師。
畢竟這類單鍋炒制的菜品,非常考驗廚師的專業水平,一旦廚師操作上出現失誤,就會導致整盤菜翻車。
相對來說,還是那種能夠大批量制作的菜品,更加穩定一些。
老爺子這會兒估計是饞了,他來到冷庫,切了一塊后腿肉,又從洗好的配菜中切了一整根大蔥的蔥白,然后就開始準備制作。
這道菜難度不大,關鍵有兩點,一個是刀工,另一個是對火候的掌握。
這兩點能做到的話,基本上做出來的蔥爆羊肉就不難吃。
不過沒有烹飪基礎的人,還是輕易不要嘗試,因為這兩點,不是那么輕易就能做到的。
就切羊肉來說,在切的時候,要先把過于肥的部位剔下來,再把后腿肉上的所有筋膜去掉,這樣做出來的羊肉才鮮嫩可口,滋味綿長。
“爺爺,既然后腿肉還得去掉肥油和筋膜,為啥不用羊里脊肉呢里脊肉雖然也有筋膜,但比這好剔多了。”
老爺子把手中的肉扔在菜板上笑著說道“這道菜要是用里脊肉,那味道可就差了點意思。”
他指著案板上這塊羊肉的橫截面給徐拙看“后腿上的羊肉,雖然把肥的剔下來了,但這肉中間,還是多少有點油脂的,這些油脂在爆炒之后,給人的感覺就是香,你要用里脊肉,就沒有這種香的感覺了,所以要用后腿肉。”
徐拙看了看,確實是這樣。
里脊肉是完整的瘦肉,沒有一絲肥肉,但是后腿肉上,盡管把肥肉部分給去掉了,但是肉里面依然還有少量的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