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鵝下鍋之前,徐拙先把火調小,讓鍋里的水停止沸騰,這樣是為了防止鵝皮在鍋里被煮破。
等鍋里的水變為將滾不滾的狀態時候,徐拙提著大鵝的脖子,把大鵝放進鍋里。
放進去之后,不能松手,而是要提著大鵝的脖子左右擺動幾下,讓大鵝的表皮先適應一下鍋里的水溫。
適應之后,先把大鵝提出來,然后再重新放進去,這次放進去就可以松手了,讓大鵝在鍋里洗個澡。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用勺子碰觸大鵝的兩條腿,給大鵝不停的翻面。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大鵝受熱更加均勻,防止大鵝皮下的空氣過于膨脹而導致鵝皮崩開。
一分鐘后,徐拙再次用手把大鵝從水中提出來。
其實也可以提著大鵝的脖子,然后另一手拿著勺子,舀著鍋里的熱水網大鵝身上澆。
不過這種方式一般適用鍋比較小的時候,像今天用大鍋,自然還是放進去比較好,這樣可以把鵝皮燙得更加徹底。
當然了,缺點也有,那就是有點燙手。
兩只大鵝全都過水之后,鍋里的水變渾濁了很多,上面甚至還漂著一些油花。
而兩只大鵝則是變得白嫩了很多,看起來更干凈了。
過了水的大鵝要立馬放進冷水中,這樣鵝皮會急速收縮,使得鵝皮更加光亮,烤出來的效果會更好。
他把兩只大鵝放進冷水中清洗一下之后,然后掛上了做燒鵝專用的掛鉤。
這種掛鉤會緊緊勾住大鵝兩肋的地方,同時還會把大鵝的脖子圈起來,使得大鵝全身上下都能被烤到。
掛好之后,放在一邊稍稍控水,然后就可以涂抹脆皮水了。
要是大批量制作的話,直接提著大鵝完全沉進去,這樣就能把大鵝身上所有邊邊角角給涂抹均勻了。
但是今天是嘗鮮的,沒必要那么浪費。
所以徐拙采用了淋的方式。
具體的做法是把脆皮水盛在一個口比較大的盆里,然后提著大鵝放在盆上,另一手拿著勺子,小心的舀起盆里的脆皮水,淋到大鵝身上。
淋的時候要注意,翅根里面以及大腿根等部位,要重點關注到,不然淋不均勻或者淋不到位,做出來的燒鵝色澤就不漂亮,香脆的口感也會大大折扣。
兩只大鵝全都淋好之后,徐拙便提著來到院子里,掛在一個架子上開始風干。
這會兒大冷天的,沒有蠅蟲,院子里刮著微風,非常適合晾食材。
大鵝需要風干兩個小時,趁著這個時間,徐拙跟崔勇一道把那些鵝內臟收拾了出來。
崔勇原本是不懂做菜的,但是自從開了農家樂之后,他沒事兒也琢磨點吃的,現在網上各種美食的教程也不少,這么比葫蘆畫瓢一樣做出來還是不難的。
加上愛喝酒的人,多少都懂一些烹飪技巧,所以今天他收拾鵝內臟,居然弄得有模有樣的。
這些內臟收拾好之后,徐拙便放在盆里灑了一點點食鹽進行腌制。
這玩意兒他做不好,還是讓農家樂的廚師來比較好,他正好也看看,假如有借鑒的地方,就偷師一把。
炒鵝雜的大致步驟徐拙知道,無非就是多放辣椒花椒,用麻辣味兒壓住內臟的異味,這樣吃起來也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