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拙拿來一個小盆,把之前準備好的烏梅、甘草、山楂干、陳皮、洛神花依次按比例放進去。
這個比例其實并不固定,但是有一點是需要記住的,就是甘草和陳皮要遵循寧多勿少的原則。
因為這兩樣放多了的話,做出來的酸梅湯喝起來味道會發苦。
全部用料放進盆里之后,徐拙倒入清水,認真淘洗了兩遍。
這種中草藥在制作和晾曬的時候,會有大量的灰塵沾染到表面,不清洗干凈的話,做出來的酸梅湯喝起來酒會有一點點磣。
清洗兩遍之后,徐拙重新把這些藥材放在盆里,然后往里面倒了半盆熱水。
用熱水浸泡,不僅能夠把藥材中的味道和營養成分激活,而且用熱水也能把這些藥材中的那股子中藥味給洗掉,這樣再熬制酸梅湯的時候,味道才會更好一些。
這幾種藥材的品質都非常好,熱水剛倒下去,徐拙就聞到了一股淡淡的酸味兒,另外熱水的顏色也開始逐漸變紅,烏梅和洛神花的色素逐漸被浸泡了出來。
十分鐘后,徐拙用漏勺把這些藥材撈出來,放在一邊控水。
藥材不能浸泡時間太長,不然做出來的酸梅湯味道和色澤就會變淡,用熱水浸泡十來分鐘就已經足夠。
浸泡好之后,接下來就該熬制了。
徐拙拿來一個中號的砂鍋放在灶上,準備開始熬制。
熬酸梅湯不能用鐵鍋,也不能用鋁鍋,因為酸梅湯里的酸味物質能夠腐蝕這些金屬,用鐵鍋的話熬出來的酸梅湯會有鐵腥味,而用鋁鍋的話,熬出來的酸梅湯里會有鋁元素,吃進肚子里對身體不好。
砂鍋放在灶上之后,徐拙把浸泡好的藥材放進去,然后加入大半鍋清水,開大火進行熬煮。
很快,鍋里的水就被燒開了,藥材在水里上下沉浮,同時鍋里的水也逐漸被染成了淺紅色。
“這個時候先不要蓋鍋,這樣敞著口,繼續用大火熬煮,讓藥材中的雜質和異味順著水蒸氣飄散出去。”
很多食材在熬煮的時候,都需要用水蒸氣來清理異味和雜質。
不過這個時間不用太長,差不多五分鐘就可以了,因為能清理掉的異味,五分鐘內基本上已經隨著水蒸氣飄散,而那些清理不掉的,繼續熬煮也白搭,只會讓鍋里的水迅速蒸發,除此之外沒別的意義。
熬煮五分鐘之后,徐拙把砂鍋的蓋子蓋上,然后將灶上的火調小,繼續熬煮。
這個熬煮時間很長,至少得一個小時才行,只有長時間的熬煮,才能讓酸梅湯的色澤味道全都達到上佳的水準。
假如低于一小時,不僅熬出來的酸梅湯顏色淺,而且味道也淡。
更重要的是,熬煮時間太短的話,酸梅湯中的幾種食材根本融合不了,喝起來沒有那種幾種味道融為一體的感覺。
旁邊灶上熬著酸梅湯,徐拙和季明宇坐在一旁,開始對著直播的攝像頭一邊吃徐小廚品牌的那些美食,一邊聊過去京城的那些有意思的事兒。
季明宇很早之前就是徐小廚品牌的擁躉,特別是徐拙做的那些驢打滾豌豆黃之類的京味小吃,讓這個從小在京城長大的恍然有種回到童年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