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其他鹵肉類的菜品相比,鹽水鴨的悶煮過程就簡單了許多,唯一需要關注的,就是在煮制的過程中,鍋里的湯不能煮開。
這點很重要,關系著做好后鹽水鴨的口感。
假如煮開的話,鹽水鴨的鴨皮就有可能會被煮爛,這樣鴨皮吃起來就沒有筋道彈牙的口感了,同時也會影響菜品的整體賣相。
另外,這種低溫煮制的方式,能夠讓鴨肉的肌肉纖維中貯存更多的水分,等吃的時候,就能品嘗到那種汁水豐盈的口感。
但要是鍋里的湯燒開的話,肉中的水分就會因為湯汁的沸騰被煮出去,這樣做出來的鴨肉吃起來又老又硬,口感也不好,所以在煮的時候,火候很重要,寧肯火小一點多煮一會兒,也不能讓鍋里的湯煮開。
不然,做出來鹽水鴨就會大打折扣。
這點,跟粵菜中的白切雞很相似,都是為了追求口感也采用低溫煮制的方式。
煮制的時間倒是很短,半小時就可以關火了。
關火后再悶二十分鐘,然后從鍋里撈出來,放在托盤上或者放在竹筐里把水分控干,然后晾涼就可以品嘗了。
整個過程跟前面繁瑣的步驟相比,簡單了不少。
當徐拙用漏勺小心的把做好的鹽水鴨一只只從鍋里撈出來的時候,還有些恍惚,因為這些鴨子看起來根本就沒熟。
他很擔心等會兒斬切的時候,里面的肉中還會滲出血水。
要是那樣的話,就說明徹底翻車失敗了。
雖然a級技能基本上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但是徐拙還是有那么一絲絲擔心。
沒辦法,從鍋里撈出來的鴨子白生生的,甚至鴨皮看上去跟生鴨子差不多,這讓徐拙實在有點不放心。
倒是于培庸,看了一下這些剛出鍋的鹽水鴨,一個勁兒夸徐拙手藝好。
高興之余,甚至還打算今晚喝兩杯。
雖然徐拙有做其他鴨肉的經驗,但是上手就把鹽水鴨做這么好,這實在出乎于培庸的預料。
心情高興之下,自然想要喝兩杯了。
對此,老爺子倒是沒什么意見,還一個勁兒的攛掇季文軒把他珍藏的二鍋頭拿出來嘗嘗。
“那些酒就是讓人喝的,你不喝光收藏著有個屁的意思啊,再說拿出來先品品,看看味道咸淡,萬一放壞了你不就虧大了嘛。”
這些話讓季文軒有些哭笑不得,不過他還是拿著電話打給了季明宇,讓季明宇把家里珍藏的兩瓶二鍋頭送過來。
別人的孫子有本事,為什么要自己拿酒啊?
不該是請客讓我們喝酒嗎?
季文軒忍不住在心里誹謗了老爺子兩句,然后湊到徐拙旁邊,想看看這剛做出來的鹽水鴨到底如何。
看鹽水鴨的成色,首先看顏色。
外皮的顏色越白,越接近生鴨的色澤,就越說明手藝高。
除了色澤之外,還要關注鴨子的外觀是否完整。
假如鴨頭鴨脖子鴨腿鴨翅根等部位全部保持完整,沒有破皮的情況,那就說明火候掌握的很到位,整個煮制的過程中鍋里的湯沒有燒開。
季文軒雖然是個魯菜廚師,但他蘇菜并不陌生,特別是這道鹽水鴨,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已經成了蘇菜的代表菜,還是金陵菜的當家菜,他自然很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