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提前進行修補。
修補也很簡單,弄點濃稠一些的牛奶涂抹上去就行。
能不能把塌陷或者瑕疵的地方蓋上無所謂,只要能讓這個地方不出現黑點就行。
檢查一遍之后,徐拙把熬好的澆汁端過來,用勺子盛著,小心的澆在了豆腐上。
澆汁的時候要注意,不能澆太多,豆腐表面有薄薄的一層就行。
要是太多的話,會給人一種油膩的感覺,而且盤底也會出現澆汁,這樣就失去了菜品的那種美感。
最好的澆汁,就是在豆腐表面形成一層薄薄的漿液,而盤子的其他部位,還是干干凈凈的。
只有這樣,整道菜看起來才更加美。
這層透明的澆汁,不僅提升了整道菜顏值,而且還讓這道菜看上去明亮亮的。
根據小當家的設定,會發光的菜就是最好吃的菜。
雖然這道菜不是自己反光,而是反射的光芒,但味道和賣相也絕對不差。
做好這道菜之后,徐拙把盤子端在專用的托盤上,然后蓋上蓋子,端著去了樓上的包房。
俗話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而對于徐拙來說,做出來好菜品不趕緊在懂行的人面前展示出來,同樣也是錦衣夜行。
他來到樓上,推開老爺子他們所在的包廂門,頓時二十多雙眼睛就直勾勾的看了過來。
今天安排座位的時候,廖志恒把老爺子他們和店里的那群同樣是國宴主廚出身的菜品顧問安排到了一個特大包房中。
這包房里有一張能坐下二十六人的超大圓桌,正好能讓這群老人坐下來。
大家都是國宴主廚出身,雖然當年不屬于同一個系統,但多少都聽說過彼此。
比如老爺子當年在國宴后廚揍戴震霆,這事兒第一時間就在京城的同行中傳遍了,大家都對這事兒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年輕的覺得就該這樣,因為廚房論資排輩的作風實在是太嚴重了。
而年老的廚師,則覺得徐濟民這人不懂得尊重同行前輩,理應趕出廚房。
今天在座的,都是當年的年輕廚師,所以見到老爺子之后,都有種見到偶像的親切感。
老爺子離開京城之后便回到中原,跟圈子里人不咋聯系。
倒是于培庸,因為常年混跡在圈子里,跟這些廚師很熟悉。
徐拙端著一品豆腐進來的時候,大家正熱絡的回憶著過去京城的事兒。
過去的京城相對于現在來說,變化很大,所以大家有很多話題想聊,要不是徐拙進來,他們甚至都忘了今天是因為什么才聚在一起的。
“小拙,怎么你來送菜了?這是你做了什么好吃的讓我們品嘗嗎?”
還是于培庸反應快,見到徐拙進來就笑著打招呼,這既讓大家終止了話題,同時也避免了徐拙張口不知道該先跟誰打招呼的尷尬。
徐拙一手拿著托盤,一手將蓋子掀開,笑著說道:“做了一道一品豆腐,諸位爺爺都這方面的高手,還請大家品評一番。”
說完,他把托盤放在了門口的備餐桌上,將里面的一品豆腐端出來,擺在了餐桌上。
一品豆腐剛擺上去,就把大家的目光給吸引住了。
這道菜原本就是靠顏值來定勝負的,大家仔細觀察著桌上的菜品,越看越覺得這賣相無可挑剔。
特別是上面那朵牡丹花,紅色和白色的強烈對比,讓這道菜仿佛活過來一樣。
完美!
在座的都是這方面的翹楚,所以隨便一看,就知道徐拙這道菜做得不錯。
當然了,這個時候敢端著菜過來,本身就說明對菜品有著強大自信,不然這開業的大日子,做一道平平無奇的菜品讓一群高人過目。
這不是沒事找不自在嘛。
“大家別光看啊,都嘗嘗味道,看味道如何,行的話我回廚房繼續做了,爭取讓所有人都嘗嘗這道菜。”
徐拙話音剛落,老爺子就笑著說道:“那你去做吧,反正就我個人來說,這道一品豆腐已經算是無可挑剔了。
就算換我來做,也最多是這個水平了。
嘖……
我徐濟民的孫兒,就是厲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