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快速雞湯味道雖然很好,而且做法也簡單,但相對來說,還是長時間熬制的那種味道更加醇厚,回味也更加悠長。
快速雞湯是一種應急方式,并不推薦平時使用。
想要獲得完美的雞湯,最好還是用常規的方式進行長時間的熬制。
只有這樣,雞湯的味道才更加鮮美,雞肉中的鮮味物質,也會更好的融入到雞湯中。
快速雞湯做好后,徐拙做了個總結,并且讓郭興旺練習了一下,然后開始教他用雞胸肉做肉漿。
這種肉漿,就是豆花的關鍵配料。
想要做好,并不容易。
徐拙把雞胸肉的筋膜去掉,然后將雞胸肉切開,把肉里面的筋膜也剔除干凈。
筋膜能夠影響菜品的口感,所以要清理干凈,不然做出來的雞豆花,口感和味道就不完美了。
這會兒郭興旺也沒閑著,也開始做了起來。
雖然剔除筋膜之類的操作剛上手時候略有難度,但這些其實都是廚房里的基礎刀工一部分,隨便抓一個切墩師傅就能把這事兒做好。
徐拙和郭興旺自然也不例外。
把雞胸肉上的筋膜剔除干凈后,徐拙把切成小塊,然后放進料理機中。
放進去之后,他料理杯里又倒了一些浸泡好的蔥姜水,然后把料理杯放在機器上,開機進行攪打。
用料理機攪打的時候,一定要盡可能的增加時間,這樣才能把肉泥攪打得更加細膩。
肉泥越細膩,做出來的雞豆花就越好吃。
肉泥打好后,徐拙拿來一個細網篩子,然后在里面墊上一層紗布,將攪打好的肉泥倒進去,進行過濾。
這時候的肉泥,看上去有點像是粉色的奶油。
這種情況下,過濾的步驟很難操作,所以把肉泥倒進篩子里之后,需要用手摁一下,把篩子里的肉泥擠出來。
過濾是必不可少的步驟,不僅能夠將那些沒有剔除干凈的筋膜過濾出來,同時也能把一些沒打碎的肉末也清理出來。
只有這樣,雞豆花的口感才會變得細膩,才會更加美味。
徐拙過濾的時候,郭興旺好奇的問道:“這玩意兒用鑼不行嗎?非得用篩子?我覺得鑼比篩子好用。”
所謂的鑼,其實就是大一號的篩子。
過去小型磨坊磨出來的面粉,就需要用鑼篩一下才能吃,有時候玉米面也會這樣做。
四方食府的后廚也有這種鑼,不過基本上只有甜品部那邊才會使用,比如炒熟的面粉、澄面、糯米粉什么的,篩一下再用,能夠將里面的顆粒和結團給篩出來,防止影響口感。
徐拙把過濾好的肉漿放進盆里,準備打漿。
所謂的打漿,其實跟做魚丸肉丸肉餡等菜品時候,把肉餡進行上勁兒一樣。
徐拙根據肉漿的量,往里面倒了大半碗蔥姜水,然后用水順著一個方向攪拌,一直到肉漿和水徹底混合均勻后才停下來。
攪拌過后,他又往里面加入了四個蛋清和一大把干淀粉,然后又放入一小勺食鹽和一小勺胡椒粉。
全部放進去之后,他再次用手順著同一個方向攪拌起來。
攪拌的時候,徐拙對郭興旺說道:“這里面放的淀粉要選好,不能用紅薯淀粉,最好用綠豆淀粉或者玉米淀粉。
因為紅薯淀粉煮過之后會呈灰色,影響菜品的賣相。
而綠豆淀粉和玉米淀粉,顏色比較白,做出來的雞豆花看起來顏色白嫩,跟豆花一模一樣。”
這次攪打的時間比較長,因為不僅要把這些食材融合在一起,最主要的是要把蛋清徹底打散,只有這樣,做出來的菜品才會如豆花一樣漂浮起來。
徐拙攪打了差不多五分鐘,然后停下來,準備開始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