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肉漿這一步就簡單了,畢竟大家平時做丸子做肉餡都會用到這些步驟,所以相對來說,比較好理解一些。
對郭興旺來說,還是清雞湯比較有難度。
當然了,清雞湯的訣竅一旦掌握了之后,用肉糊糊在湯里面多掃幾次,雞湯自然就會清澈起來。
再細致一點的,就把掃湯的順序調整一下。
先用紅掃,再用白掃,只要細心一點,做出來的清雞湯,絕對如同純凈水那樣清澈見底。
徐拙把之前做好的清雞湯端過來,這會兒里面的肉團已經徹底沉到鍋底,只有一些細碎的雜質漂浮著。
他用漏勺把這些雜質撇出來,然后用大號細網篩子放進去,另一只手拿著勺子,從細網篩子里把清澈見底的雞湯舀出來,盛入另一口干凈的鍋里。
要豆花,首先要把清雞湯盛出來,這樣做的時候,就不用擔心肉團中的那些雜質影響雞豆花的成色了。
所有的清雞湯全都舀出來之后,徐拙又分出一小盆,這才把剩下的放在灶上,開火重新加熱。
而舀出來的那一小盆,則是放在燒開的熱水中,隔水燉著。
等鍋里的清雞湯燒開后,徐拙用勺子在鍋里順著同一個方向攪動。
等鍋里出現漩渦的時候,他放下勺子,端著剛剛打好的肉漿,轉著圈往鍋里倒。
倒的時候速度要慢,不能一股腦全倒進去,要像打雞蛋絮那樣,把肉漿均勻的,慢慢的淋到鍋里。
淋入鍋里之后,把火調小。
跟掃湯時候一樣,這個時候鍋里的湯同樣不能煮開。
一旦煮開,就會有浮沫和雜質出現,原本已經變得潔白的雞豆花,也會因為沸騰而變色。
這個時候要做的,就是等待。
等待鍋里的肉漿慢慢變白,慢慢漲發,慢慢漂浮起來。
跟掃湯時候一樣,這些肉漿剛倒進去的時候,原本清澈見底的雞湯頓時變得渾濁起來。
但等過了一會兒之后,當白色的雞豆花開始在湯的表面浮現的時候,原本渾濁的雞湯,也開始往清澈的方向轉變。
這個時候就得注意點了,不能讓鍋里的雞湯燒開,讓鍋里一直保持似滾非滾的狀態。
這樣持續了兩三分鐘之后,徐拙拿著勺子,開始小心的撇去雞豆花表面形成的一些浮沫。
這些浮沫很少,就算不撇出來也影響不大。
不過作為一個強迫癥患者,不把這些浮沫撇干凈,徐拙總覺得吃著有些不放心。
把浮沫撇完之后,雞豆花也已經熟透。
徐拙將熱水中隔水燉著的那一小盆清雞湯端出來放在灶臺邊。
然后拿著一個漏勺,小心的把鍋里的那些潔白細嫩猶如云朵一樣的雞豆花盛出來,小心的放入盆里。
這樣,清澈見底的雞湯配上潔白如云的雞豆花,看著就讓人眼饞。
把雞豆花盛出來之后,徐拙把灶上燒著的清雞湯再次煮開,然后放進去幾片青菜葉,在里面燙一下之后,放進盆里進行點綴。
最后再煮幾顆火紅色的枸杞,點綴在白色的雞豆花上面。
一盆賣相絕佳味道鮮美的雞豆花,就算是制作完成。
“臥槽,怪不得雞豆花屢次都能入選國宴菜品呢,這賣相也太完美了吧!”
郭興旺呆呆的看著徐拙做的雞豆花,臉上寫滿了不可思議。
顯然,這道菜品已經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料。
看了一會兒之后,這貨擼起袖子就開始做肉漿。
用他的話說就是,得趁著這會兒記憶比較熱乎,趁機做一遍,這樣既能加深一下印象,同時也能讓自己變得更加熟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