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為白相爺求情,自然有人要落井下石。
往日里被白貴妃二皇子一脈壓得透不過氣的其他皇子,怎么會愿意放過這樣的機會。從月前季嚴凌突然出現的那一刻起,好些人就在等著這一刻,儲位之爭,從來是你死我活。
其他派系的官員出列,開始和那些為白相爺求情的官員據理力爭,朝堂之上,幾方人馬爭得面紅耳赤,寸步不讓。
反倒是季嚴凌這個事件中心的主角,看上去更像是無關之人,他靜默地站在人群之外,淡淡地看著各方博弈。
這樣的表現,有點突兀,卻也在情理之中。
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位剛剛歸位的皇長子,身后根本沒有任何政治勢力,這場利益之爭,和他有關,但說到底,又和他沒有太大的關系。
沒有人真正在乎那些受害者,慶和帝俯視著龍椅之下的眾生相,心中也有自己的思量。
這次的朝堂廷議持續了很長時間,最后,慶和帝直接下達了他的旨意。
張道維、劉喻鳴這樣的佞臣貪官,以及他們身后的家族親眷等,就按照皇朝律法懲處,任何人都不許求情。
至于白相,念在他多年勞苦功高的份上,慶和帝免去了他所有的職務官銜,令他三天之內離開王城,返回家鄉養老到壽終。
至于和白相往來密切的其他大小官員,全部進入龍禁衛的審查范圍,有重大罪責之人,依律處置,以儆效尤,罪責輕微之人,小懲大誡之后,就不再追究了。
這樣的結局,讓一些人松了一口氣,同時也讓許多人失望。
二皇子滿眼憤恨地瞪著季嚴凌的后背,根本掩飾不住自己的敵視情緒,這樣淺顯的城府和狹隘的心胸,讓高坐在龍椅上的慶和帝更加失望。
同樣的,其他皇子和他們的擁躉,對這個結果也不太滿意。
二皇子雖然失去了母族白家的有力支持,聲勢大跌,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白貴妃一系經營多年,這次因為季嚴凌的突然出現,多年謀劃一朝捅破,被打得措手不及,才陷入了如今這樣的被動不利局面。
下一次,漲了教訓的二皇子極其黨羽,就更不好對付了。
但是,圣旨已下,心思各異的眾人只能低頭接受。
后宮之中也發生了變化,白貴妃因為涉嫌謀害皇室血脈,被貶為了白嬪,勉強有資格獨居一宮一殿,但她再也沒有染指后宮權利的機會了。
甚至,因為白家的敗落和帝王的不喜,她現在想見二皇子一面,母子兩人說一說心里話,都不容易了。
至于劉妃,早在劉喻鳴被抓的時候,就已經被慶和帝厭惡了。
處理完前朝后宮的犯事之人,這次的大朝會終于接近了尾聲。
然而,就在眾人認為事情已經塵埃落定的時候,御史臺的孫御史上前一步。
“陛下,臣有本啟奏。”
“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