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主要靠的還是耐性,沒有什么捷徑可以走,畢竟他不是過目不忘的天才,看過一眼的東西就可以牢牢的記在腦子里。
一連四場,魏時的座號都在第一名的位置,因著方山縣沒幾個人認識他,更沒人關注他的座位,再者每一場的座號都是不一樣的,在最后一場考試結束之前,倒是也沒有考生知道他已經接連斬下四個第一。
不過嘆惋他倒是沒少聽。
“就差最后一場了,劉兄一個第一都沒能拿下來,今年這競爭也太激烈了。”
“我本以為帖經的第一名肯定是寧兄的,沒想到寧兄居然才第二,這第一名到底是哪個學堂的,我都已經打聽過了,那個座號也不是劉成宇的。”
“我最有把握的一場,居然還是被人壓過去了。”
最后一場是詩賦,要求是寫一首與元宵佳節有關的事。
小意思,魏時沒想過剽竊那些歷史名人的詩句,這么多年他也是一點一滴慢慢學過來的,就跟寫作文一樣,慢慢練就是了,沒必要去抄滿分作文,更不能去抄文豪留下來的傳世巨作。
早在學習詩賦之后,魏時每十天就會拿出一個題目來練習,春夏秋冬四季,各色花卉,山川河流,各種節日,還有常見的樹木,這些全都是反復練習過的。
能夠保證題目不跑偏,水平不滑落,偶爾的時候有些靈感,也能寫出一些讓自己覺得不錯的詩句,當然跟那些大詩人們是沒得比,只能說他還在進步。
這輩子難得經歷一場這么正式的考試,也是科舉的第一個臺階,五場考試結束之后,魏時也松了一口氣。
也算是對自我的一次檢測吧,這些年他是把能用的方法都用上了,能花的時間和精力也都花進去了,雖然沒有拿出高三的勁頭來,但也算是卯足了力氣。
縣試肯定是能過的,第五場的詩賦如果不是特別不得主考官的心,縣案首差不多就穩了,畢竟前四場考試已經登頂,最后一場只要不是特別差,就應該可以把案首拿下來。
不過成績如何這都是考官的事兒了,魏時用完了午膳,也沒急著讀書,帶著人在這方山縣城溜達起來了。
方山縣可是正兒八經的老家,雖然他是第一次來,很有可能近幾十年都不會再過來了,趁這個機會是得要好好逛一逛。
各色美食嘗一嘗,反正考試已經結束了,不怕吃壞了東西拉肚子,美景得要去城外看了,城里頭人來人往的,沒看到有很特別的建筑,富庶程度跟燕縣差不多。
“二少爺,要不要回去歇一歇,明天咱再出來逛。”身邊跟著的小廝勸道。
他記得大少爺剛考完縣試那會兒,上馬車都得讓人扶著,回去直接就睡下了,一直睡到第二天中午,要不是大夫說沒事兒,非得把他們嚇死不可。
到了二少爺這兒,考個試怎么那么輕松,要不是已經拿下四場第一了,他都懷疑二少爺在里面有沒有認真答題。
“好不容易放松放松,晚膳就在外頭吃,不著急回去。”魏時不覺得累,雖然結果還沒出來,但是對他來說現在就像是爬上了一座小山,已經站在山頂上了,當然要伸伸懶腰,吹吹風,好好享受享受。
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