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她們李家,富貴著實是富貴了,可祖上傳下來的富貴又能維持多久呢,子孫跟散財童子似的,拿不出錢來就維持不了體面。
這日子她可算是過夠了,萬不能讓她女兒也過下去,還不如找個有前程的,哪怕衣食上不如往日富貴,可心里頭是踏實的,也是有奔頭的。
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這么多個女人聚在一塊兒,各有各的心思,真要是搭臺子唱戲了,那指定是一場大戲。
魏時是不知道這些娘子軍們在背后議論什么,對他來說,初來京城,是不得不到李家來拜訪一趟,但是往后,他絕對會離這地方遠點,能不來就不來。
不過,眼下還是要用頓午膳才能走。
到了地方,除了大舅舅之外,一塊用膳的還有大舅舅的兩個兒子,跟他年紀相仿,算是大舅舅的兩個幼子。
李家也是書香世家,甭管男的,還是女的,打小就要讀書,這兩個人也不例外。
只不過同樣的年紀,魏時都已經中舉了,這倆人還是白身呢,今年參加了縣試,沒過。
“跟你們表弟好好學學,人家都已經是解元了,你們倆還一點兒功名都沒有,丟人不丟人。”李子成近乎咬牙切齒的道。
魏仁的兒子,都能長成這樣,他的兒子這么多,反倒是個個都不頂用,上哪兒說理去。
兩個人一聲不吭,盡量縮小自己的存在感,不過對著魏時,感官就復雜多了。
既羨慕,又有些埋怨,更多的是無所適從。
別看大家都是讀書人,可讀書人也有讀書人自己的圈子,這些圈子是不同的。
書讀的好的,跟書讀的差的,這兩邊兒基本上就可以分成兩個圈子,各自跟各自圈子里的人玩兒。
這倆兄弟平時就很少能夠接觸到讀書好的同窗,尤其魏時跟他們已經不是一個階層的了,書讀得最好的同窗,如今也不過是考取了秀才而已。
他們這個表弟,卻已經是舉人了。
沒有接觸過這樣的同齡人,這兄弟倆自然是有些不能適應,不過當著父親,全都老實的跟鵪鶉一樣,再怎么無所適從,也不敢表露一二。
只把自己當成木頭人,免得被教訓。
一個心情復雜的,兩個把自己當成是木頭人的,再加上魏時,這頓飯大概四個人都沒吃出滋味來。
魏時走出李府大門的時候,步子都肉眼可見的變得輕快了。
往李府走了這么一遭,他算是知道李家為什么慢慢敗落了。
光是他今日見的這些人,衣著光鮮亮麗,不管是做主子的,還是做下人,都好像比旁人家里要體面幾分。
那滿屋子的女眷,打扮上更是各個爭奇斗艷,不像是在家里頭,倒像是去參加個什么重大的宴會,非得把壓箱底兒的首飾都給帶上才成。
李家父子呢,做父親的,態度嚴苛,用膳的時候光顧著數落了,可既沒有檢查兒子的功課,也沒有安排他們學習的時間,甚至都不曾過問。
做兒子的,面對父親連聲都不敢吭,脊背都是彎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