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明失業在家,左右無事,索性陪他一起參賽。
參賽團隊要求48人,于是他們回到母校,尋找了一批有能力有干勁的學弟學妹,組成了一個全是動畫專業學生的年輕團隊。
電視機前邵逸明和段晨陷入感慨,電視機里畫面播過他們,播過一組又一組參賽選手。
36支初賽團隊,大多是國內的小型工作室,也有段晨和邵逸明這樣半路集結的。他們各有各的背景故事,節目組做了簡單介紹,但沒有深挖。
向嘉看得非常激動,恨不得讓這群人馬上就做出動畫,上映拿獎成為人生贏家。
直到壓軸團隊出場,把她給看愣了。
向嘉詫異道“這……怎么只有一個人?”這人也不像能做動畫的樣子啊。
只見旋轉門外,緩緩走來一個衣著樸素的中老年婦女。
向嘉看節目看得心癢癢,很想和人吐槽,干脆一邊盯著電視一邊打開了視頻網站,和大家一起發彈幕。
“這一組是怎么回事,也太奇怪了吧,真的是來參加動畫比賽的?”
其他彈幕紛紛回應“別是節目組拍錯了,把無辜的路人拍進去再制造‘誤會’,那也太低級了。”
“雖然上面想法很不靠譜,但是……這位選手是真的很路人啊,至少不像做動畫的。”
“本來就是素人節目吵什么吵,萬一人家是個大神你們吃鍵盤嗎?”
節目對這位選手的介紹也非常簡潔,只見她用帶有濃重川音的塑料普通話一板一眼地說“我叫李春蘭,是一名環衛工人,很榮幸能來參加這次比賽。”
然后……然后就沒了。
鏡頭一轉,直接給到下一組,也是最后一組選手。
彈幕“我緩緩打出一個?”
彈幕還沒從驚訝中反應過來,下一組選手登場。
向嘉又沒坐住“哇,這……”
一群白發蒼蒼、氣質卓然的爺爺奶奶走進了鏡頭。
向興國也驚了,“這比我大不了多少歲吧,也是參加動畫比賽的?”
最讓人驚訝的是,這群爺爺奶奶全都是1畢業的校友,各行各業的頂尖前輩。
“我是國家xx項目的總工,今年七十四歲了。”
“我是搞核的,不值一提,今年七十二歲。”
“我是開飛機的舒克,哈哈,造飛機的嘛,今年……”
“這就是情懷啊,”向嘉熱淚盈眶,“希望我也能成為這樣的人,為熱愛的事業發光發熱一輩子,到老了依舊有堅持有追求。”
向興國道“我也能說嘛,我是做企業的,今年七十歲,我也愛動畫。”
“哈哈哈爺爺!”向嘉沒想到一向嚴肅的爺爺還有這樣一面。
三十六支團隊集結完畢,初賽正式開始,比賽內容是動畫前期設計。
參賽團隊需要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場景設計稿、人物設計稿,提交不少于三套關鍵劇情的動作設計。
第一期節目除了介紹團隊,就是拍攝他們進行設計的過程。
向嘉看完第一期,果斷道“鎖了鎖了,追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