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明遠話音剛落,站在一旁的其他人,也都跟著感慨不已。
“超級計算機的加入,確實是極大提升了科研效率啊!”
“要是明年年中就定型量產,用新火箭發射衛星,發射成本起碼降低10%。”
“可不只是成本降低,運載能力更強了后,咱們就能發射載荷更大的衛星和飛船了呀!”
“以需求為導向成立大型集團,統一指揮協調,又有超級計算機助力,效率果然夠高!”
“這款液態氫氧發動機點火成功,并且穩定運行了520秒,對咱們龍國來說真是意義重大啊!”
……
徐雷微笑看著神情激動的眾人。
火箭發動機因采用的燃料不同,細分了很多種類。
其中性能極高,且無污染,而且推力極大的,當屬氫氧火箭發動機。
這種發動機,采用液態氫和液態氧作為燃料。
不僅燃燒只會產生水,對環境很友好,而且推力還很大。
但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
氫氧火箭發動機最大的缺點,就是研制困難。
是否能研制出大推力氫氧火箭發動機,儼然成了能否成為世界頂尖的航天大國的標志。
古時候就有飛天夢的龍國人,矢志不渝要探索外太空,走向星辰大海,當然不能在航天事業上落后于人。
從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以來,龍國航天人一直在不斷探索研究各種火箭發動機,其中就包括氫氧火箭發動機。
但不管是哪種火箭發動機,推力越大,對結構設計、制造材料與加工工藝的要求就越高,氫氧火箭發動機的要求更是苛刻。
多年來,龍國一直努力研究推力室、尾噴管、閥門、渦輪泵等各個關鍵零件,攻關曲面高精度加工、表面耐高溫涂層、超低溫密封等技術。
然而……
以前受制于科研經費有限、人員不足,不少單位又缺乏密切協調,科研進度并不是很快。
但自從高層根據徐雷的建議,對科研體系進行了一系列調整,又加大了資金投入之后,局面就大不一樣了。
尤其是得益于電子信息產業迅猛發展,有了自主研發的高性能國產超級計算機,以及各種自研軟件的輔助,那真是猶如開了外掛,進展神速。
如今。
大推力氫氧火箭發動機,首次點火成功,并且還穩定運行了520秒,自然格外振奮人心。
它的成功,不僅意味著龍國可以造出更大推力的運載火箭、彈道導彈,還象征龍國攻克掌握了一系列的關鍵技術。
在航天工業領域里,完全已經達到了國際第一梯隊的先進水準,比原先的科研計劃提前了整整十年。
想想在另一個世界。
都2013年了,國內才正式啟動220噸級氫氧火箭發動機的研發工作,準備用于重型運載火箭。
僅僅只是直徑2.5米級、重型氫氧發動機噴管,就耗費了很多年才搞定大尺寸不銹鋼部件的擴散釬焊技術。
直到徐雷穿越前一年,也就是2022年,該型發動機才完成了點火試車,距離正式定型交付使用,都至少還需一兩年。
然而在這個世界……
現在的龍國,在2003年年末,卻已經成功完成了150噸級氫氧火箭發動機的點火試驗。
雖然只是150噸級,比起米利330噸級,還相差很大,但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重大成就。
在徐雷看來。
這款火箭發動機的研發成功,還有一層特殊的意義。
那就是用實踐證明了,自已的建議沒錯。
調整科研體制、集中力量辦大事、用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用成功的案例,驗證了新科研模式。
那么從今往后,科研效率必將大大提升,各種成果將接連不斷。
“150噸級已經成功了,200噸乃至300噸級的,還遠嗎?”
范明遠看著徐雷,哈哈大笑。
這一刻,他開心的像個孩子似的。
“瞧你這高興樣,又不是正式定型了!”
徐雷瞥了一眼范明遠后,便走向總控臺。
到底是不是真的成功,還需要親自查閱各項數據,徐雷才會覺得踏實。
而范明遠也顧不得跟其他人感慨抒懷了。
疾步匆匆的,跟在徐雷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