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發動機的研發都如此順利,我相信咱們航空發動機的研制,也一定又快又好!”
聽到這話的徐雷,忽然停下腳步,扭頭問道:
“你這么說,是想跟我一起去米陽市嗎?”
“難道不行嗎?”
范明遠一臉認真的笑問道。
“大涵道比渦扇航空發動機的試驗準備工作,可不是很快就能完成,你去了后,不一定能看到點火試車。”
徐雷很干脆直接的回答道。
范明遠淡然一笑。
“沒事,我就去看看,就算看不到點火試車,給大伙鼓鼓勁兒,振奮一下士氣也好啊!”
“航空發動機一直都是咱們的弱項,沒有好的發動機,咱們的航空工業就像得了先天性心臟病。”
“咱們改制成立龍國航空發動機集團,不惜血本的砸了那么多錢,我也想看看這‘心臟病’到底治得咋樣了呀!”
徐雷默然回頭,繼續往前走。
他能理解范明遠的擔憂。
科研,是真燒錢。
就拿今天試車的這臺大推力氫氧火箭發動機為例。
不考慮以前動用了多少單位和人員,研發相關技術和部件,耗費了多少錢。
也不管這座大山深處的實驗基地,各種儀器設施設備,建造成本和使用成本有多少。
更不提這臺發動機,本身造價有多高,就它剛才點火運行520秒,就燒掉了上百萬。
而這樣的試驗,不是做一次就行了。
必須要做很多次試驗,不斷的搜集分析各種數據,不斷的修改完善,才能最終定型。
這還只是火箭發動機。
火箭發射成功,用一次就可以報廢的。
而要裝備在大飛機上的航空發動機呢?
那可不是飛一次,就可以換了不用的。
它必須要足夠穩定耐用,能讓飛機在各種復雜天氣條件下飛行。
不是吹點風、下點雨,就不用工作了。
不管是上萬米高空,零下二三十度。
還是熱浪滾滾的地面,氣溫四五十度。
也無論是在陸地機場,還是海島機場。
哪怕狂風暴雨、電閃雷鳴、嚴寒酷暑……
各種氣候條件下,發動機都必須要穩定工作。
所以它不僅要有足夠大的推力、足夠低的油耗和噪音。
還必須要足夠皮實耐用,又易于拆裝維修,并且價格還不貴。
要做出這樣的航空發動機,科研投入可想而知。
從研發設計開始,就意味著每天都在瘋狂燒錢。
到了試驗階段,造一臺臺樣機、做各種各樣的型式試驗。
那巨大的花銷,更是猶如天文數字。
所以……
調動了那么多人力物力,耗費了那么多科研經費。
范明遠想要去看看,徐雷自然十分理解。
“徐總,初步報告出來了,請您過目!”
徐雷剛來到總控臺,型號總設計師就主動遞上報告。
雖然徐雷并不是樣樣精通,在各行業領域都是專家。
但大家對徐雷的思維眼界和敏銳洞察力,早已佩服至極。
在技術細節上找徐雷是沒用,但在大致方向上,徐雷卻精準把控。
所以……
即便是總設計師,此時此刻依然像是剛答完題的考生。
信心肯定是有的,但真不敢保證絕對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