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關鍵的是……
連徐江都看得出來,在農業科技領域加強合作,不過是阿勒莎龍拋出的合作誘餌。
他真正想要合作的,絕對不是農業科技。
畢竟再怎么搞,那些農業科技所能帶來的產值,也是有限的。
“搞農業合作,才幾個錢?”
“再怎么先進牛逼,能讓糧食畝產一萬斤嗎?”
“而且越是現代化,自動化程度就越高,所需要的人力就越少。”
“就像那些搞大規模機械化種植的,平均一個人就能管好幾百畝地。”
“所以要想拉動經濟增長,促進民眾就業,伊色列的合作重點,肯定不是現代農業!”
徐江心里暗暗嘀咕,并沒有在意雙方聊什么,繼續翻閱手中的圖冊。
很快。
徐江翻到了‘半導體產業’。
映入眼簾的一張圖,便是一幢已經有些年代感的大樓。
掃了一眼配圖下方的翻譯小字。
赫然是‘因特爾伊色列研發中心’。
仔細一看介紹,徐江才明白。
第三次中冬戰爭結束,伊色列雖然速戰速決,贏得了戰爭勝利,還擴張了領土,但這一戰對他們的經濟,影響也很大。
為了讓伊色列,能夠盡快恢復元氣,為了讓他們在貧瘠的土地上,走高科技路線,發展好經濟。
作為世界霸主的米利,沒少給伊色列提供援助。
不僅提供了巨額的資金,讓伊色列有錢創辦大學、招商引資、鼓勵創新。
同時米利還策動摩拓羅拉、因特爾等眾多電子科技企業,到伊色列投資。
所以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伊色列就已經有了不錯的半導體產業。
尤其是在芯片設計和晶圓制造上,也曾到達了世界一流水平。
擁有多個先進實驗室、多家半導體設備企業,光是晶圓廠就有幾家。
看到這兒,徐江真是有點大開眼界了。
“嘖嘖!真是沒想到啊!”
“伊色列以前在半導體行業,居然這么有實力!”
“不過為什么,這些年卻沒聽說過,他們有多牛逼呢?”
徐江趕緊往下翻。
伊色列人,倒也很實誠。
并沒有藏著掖著,而是在圖冊中進行了介紹。
原來。
二十世紀末,米利爆發了一場互聯網危機。
這場危機不僅導致不少電子科技企業破產或緊縮,同時也讓不少企業,對電子信息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感到迷茫。
櫻花人的選擇,是持續不斷的搞大型化、專業化,想方設法的提高電子元器件的可靠性。
而是否要小型化、高性能化,米利人都遲遲沒有拿定主意,伊色列自然也深受影響。
等徐雷帶領龍國的電子信息產業異軍突起,大家明確了發展方向,再想追趕卻有點難了。
因為龍國是以舉國之力,猶如造核武器似的,動用大量的科研院校和企業單位協同作戰,充分發揮了體制優勢。
放眼整個西方,哪個國家能有這般強大的動員能力?
各國相關部門,光是協調坐到一起開會,都要好幾個月時間,更別說精誠團結的一起科研攻關。
況且科研就是燒錢,誰會勒緊褲腰帶,不惜血本也要打造出完整的芯片產業鏈,瘋狂研制高性能芯片?
一步慢,則步步慢。
當櫻花的半導體行業,被徹底搞死。
當南寒徹底放棄追趕,直接從龍國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