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如果真要自殺,又何必辛辛苦苦弄出一條繩子?”
“那咱們接下來該怎么辦?要不要發動所有力量,全力搜尋他?”
迪爾夫尼自然是不想就這么放棄。
納塔尼亞多活一天,對她來說,都是潛在的競爭對手。
甚至可以說是死敵。
站在她的立場,她當然恨不得竭盡全力搜捕。
雖然這兒并不是伊色列,但米利可是伊色列的重要盟友。
有人甚至戲稱,米利是伊色列的干兒子。
讓布朗仕總統下令,全力搜捕納塔尼亞。
將聯邦探員、各個州的警探,甚至是情報局、稅務局等都動員起來。
納塔尼亞想要在米利潛藏,也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然而……
阿勒莎龍卻微微搖頭。
“他可不是普通人,而是咱們伊色列強硬派的代表性人物。”
“他在米利,本身就有不少親朋好友,以及相當一部分支持他的富商精英。”
“有這么強大的人脈關系在,隨便往誰家里一藏,或者躲到鄉下莊園或農場,你說怎么找?”
迪爾夫尼輕咬紅唇。
雖然很不甘心,但也不得不接受。
畢竟冷靜想想。
如果換做是自已要潛逃。
也能聯系到好幾個信得過的朋友。
讓她們幫忙收留并掩護,都能非常安全。
何況是一向強硬主戰,與不少米利軍火商關系極好的納塔尼亞。
“那我們就按照原定計劃,明天啟程回國?”
阿勒莎龍點了點頭。
“回國計劃不變,但你立刻安排司法監察隊,立案調查納塔尼亞!”
“我不管他們用什么方式方法,我要很快讓所有伊色列人,都很快知道,納塔尼亞是個巨貪!”
“他在過去十多年里,多次利用手中的權力,瘋狂斂財、任人唯親,尤其是在去年戰爭期間,更是嚴重腐敗。”
“咱們之所以付出了極為慘重的損失,戰爭花銷也十分恐怖,就連經濟都差點崩潰,就是因為他倒賣物資、收受賄賂、挪用公款……”
迪爾夫尼剛開始都有些懵。
覺得阿勒莎龍,這一招栽贓陷害,實在是太狠了。
但轉念一想。
如果不這么做,怎么解釋納塔尼亞叛逃?
不把他搞得身敗名裂,不就是養虎為患嗎?
難道眼睜睜的看著,他拉起一幫人馬,自立門戶,走強硬路線,以后處處唱反調?
要真是這樣,以后恐怕不止治理國家會變得非常艱難,處處容易被質疑、遭反對。
說不定阿勒莎龍,還有被彈劾下臺,遭栽贓陷害后,以至于晚節不保的危險。
最關鍵的是……
去年長達近七個月的戰爭。
雖然阿勒莎龍對外宣稱,米利贏得了勝利。
還把撤軍,說成是第一階段任務結束,第二階段還會繼續打,只是改為反恐。
但其實依然有不少人,看出來伊色列是失敗了,付出了慘痛代價卻并沒有打死幾個敵人。
到頭來,反而因為種種反人類暴行,搞得國際輿論沸騰,害得整個伊色列甚至猶大人,都被罵成人類公敵。
膽敢跳出來指責阿勒莎龍的人,雖然還沒有,可這一場連慘勝都算不上的戰爭,也正是需要有人出來背鍋挨罵。
納塔尼亞既然叛逃了,那就正好讓他背鍋。
把所有的罪責,都推到他身上。
阿勒莎龍在無數民眾心目中,就依然戰功赫赫、德高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