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種全靠各種細節去詮釋思想表達的電影,如果只靠著劇情去大概推演拍攝出來的話,那最后的效果大概就是個笑話了。
隨著一幀幀畫面在邊浪腦中斷斷續續的出現和閃過,他對這一段電吉他的演繹也進入到了一個“人琴合一”的境界之中。
看著邊浪游刃有余、瀟瀟灑灑的操控著電吉他奏出那一陣陣爬升的音符,身后的長發都似在隨著音符起舞,很多之前不理解搖滾樂隊為什么會有主音吉他手人氣超過主唱的人,現在算是明白了。
什么叫能將音符視覺化,這么叫帥和颯
當然邊浪還是滾石樂隊的主唱,這不就將兩樣都占全了么
等到o到了7分02秒,只見臺上三位吉他手左手齊齊壓到了17品上,施特勞斯也瞬間打開拾音器的開關,一個推弦回了4之一,然后輕輕一點弦,隨后又是一推接上一個勾弦音。
一種撕扯、纏綿、迂回的感覺在眾人心頭纏繞打結。
就算不是第一次聽這一段o的bob,現在也只能是用雙手捂住張大的嘴巴,然后雙手慢慢往下移,最后用牙齒咬住了兩手的十指尖頭。
這是他從加入了hatter樂隊之后,第一次生出了想要跳槽的想法。
以現在滾石和hatter的關系,以后他想在公開場合單獨彈奏,那也是說一聲邊浪就能點頭答應的事情。
但是翻彈和跟原唱樂隊一起演出那絕對兩個概念的事情
看著臺上已經完全“迷失”在演奏中的三人,bob好想時間能回到確定滾石要做hatter嘉賓的那個時候。
當時要是
隨后三人手中的吉他音高和音量都開始慢慢變弱,砥礪和施特勞斯一邊彈奏,一邊搖曳著身子向邊浪這邊靠攏。
等到了近前,兩人松開手中的吉他,高舉雙手揮拳,似乎這是在給邊浪加油,也似在給這場即將完美畫上句號的演出慶祝。
而邊浪手中的彈奏依舊沒停,音浪還在繼續,只是感覺離眾人越來越遠
最后一種亦如思念到極致,孤獨到極致的聲音隨著邊浪看似隨意的拉起搖把,顫動之后猛的將其往上一抬,最后右手懸停在了空中,指尖的撥片隨著他手上樣的動作,劃出一道弧線著飛向了觀眾席。
隨之炸開的電吉他聲在風中消散,只留下相位效果器所帶出的延遲音在風中旋轉。
這一刻,全場陷入了寂靜之音。
似乎所有人都被這一幕給震傻掉了,都不知道現在是用什么方式來表達他們心中對這一段表演的尊崇
對現在喜歡已經無法表達他們現在的心情了,只能用尊崇來形容了
還是人群中一個穿著呢子大衣的中年華夏人最先開始鼓掌,隨后掌聲才開始慢慢的在場上漫延開去。
帶頭鼓掌的不是別人正是劉庚赟大使,陪著他一塊來的王文輝到現在都還沒緩過神來。
只見劉大使用手肘拐了一下王文輝道“小王,滾石這種樂隊國內還有么”
回神的王文輝心中腹誹了一句“技術差不多的絕對還能有,但是像邊浪這種能寫能編還能演的,別說是國內了,世界范圍內已知的這些音樂人里面,都不見得能找出第二個來”
心中雖然那么想著,但嘴上卻不能那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