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很多華夏的樂迷并不太了解,或者很多人根本就沒有聽過這首歌。
但是這首蟲團首專中的歌曲,帶領該專輯創下連續30周位居英倫流行音樂排行榜冠軍的紀錄。1964年創下同時包攬米國公告牌百強單曲榜前5名的紀錄,同年獲得第7屆格萊美獎“最佳新人獎”。
同時也讓abbeyroad成為了原地球世界上大部分音樂工作者都夢寐以求的錄音圣地。
邊浪當然希望有可能的話,把這間滾石錄音棚,至少做成國內的圣地。所以第一首歌和第一張專輯的意義尤為重要。
這不免就讓邊浪想到了老崔的第一張專輯《新長征路上的搖滾》,這張專輯的海外版叫《一無所有》!
原專輯一共有9首歌,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原地球華夏的網上能找到的電子版,就只剩下了8首歌,其中缺失的那一首就是《一無所有》。
這首廣義上的華夏搖滾的開山之作,就很莫名的被丟失在了茫茫的樂海之中。
這首歌的出現就像它的歌名一樣,在它之前,我們的華夏的搖滾樂真的一無所有!
想到這邊浪也不糾結了,在這個錄音棚之前滾石不能說一無所有,但是于整個滾石音樂學校而言,這個象征意義就差不多了。
至于專輯,《三無》這張迷你專是已經在計劃中的事情,這時候推出來也正好。
“奧拉夫,我想錄《三無》的最后一首歌!”
這張專輯邊浪早先就和奧拉夫提過一次,現在舊事重提,奧拉夫當然有印象。
“《無地自容》和《無法逃脫》都很極致的作品,剩下的一首歌,一定比他們還要驚艷吧?”
“這是必然的!”
“我想這歌已經在你的腦子里面了是么?”
“奧拉夫,你是了解我的,我這個人有些什么時候真的很懶……”
這種邊浪覺得永遠都不會忘記的歌,他在想用之前是不會和其他那些怕忘的歌一樣早早寫出來放在曲庫里面的。
所以在奧拉夫的百般催促之下,兩人拿著平板和木吉他離開了還有雜亂的室內,在年后這就將成為滾石音樂學院的校園里,找了個人少的草地坐下。
原版《一無所有》前奏都是打擊樂,這一點看過老崔92年北展,為抗癌募捐的那一場現場就會知道,老崔當時帶了兩個打擊樂手和一個鼓手。
對于玩古典和爵士出生的老崔來說,對于打擊樂和管弦樂的使用一定不會吝嗇!
只不過現在這個條件有限,邊浪就只能用木吉他掃著節奏,故意壓著氣息,模仿老崔的水煙嗓,在這滇池之畔的夕陽中,唱響了原地球華夏的搖滾第一嗓!
在多年之后的格萊美頒獎禮上,拿到年度非古典類制作人獎項的奧拉夫,在登臺領獎時說過一段話:“我的職業生涯里,滾石樂隊《一無所有》誕生的那個傍晚,我覺得是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當我抬起手機的那一刻,我聽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正在到來,然后慢慢向我們展開……”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