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總店店長小施就安排人來滾石學習了。
邊浪是9點被從床上叫起來的,到公司一看就傻眼了。原本他以為就是來個四五人的規模,現在怎么感覺是全都過來了。
帶隊的是三個彝族小伙里面的主唱,名叫阿昌。
看見邊浪進排練室的時候,他就趕緊上前打招呼道:“浪哥,能有機會和您學習,真的是太榮幸了。”
邊浪看著這一群躍躍欲試的演員們,就開始回憶原地球《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的現場。
說實話,這歌他確實能張口就來,但真從來沒有主動找來認真聽過。
視頻也都是隨手刷到過一些,同樣沒有認真看完過的。
但他印象比較深的就是宋老師唱的版本,主歌部分是她如百靈一般的花腔,然后由男中音配合唱副歌部分。
至于編曲如何,邊浪確實是真的記不住了。
但是這種編曲對他來說不難,撒尼人的樂器就是大三弦和笛子,只要這里面有人會,那么他用鍵盤再給他們補錄一段gb就可以了。
想明白了這些,直接開口道:“有會打三弦和短笛的么?”
不出任何意外,除了阿昌之外的兩個彝族小伙都會打三弦,阿昌和另外三個舞蹈演員會吹笛子。
有這個基礎那事情就很好辦了!
自從喜茫茫音樂節上演了《酒歌》之后,大勇就把滇省的這些民族樂器全給置辦齊了,方便邊浪靈感來的時候需要用到。
后來這些民族樂器,但凡是滾石來了新樂手,都非常好奇的要拿來玩玩。
等到奧拉夫這國外的制作人來了之后,對這些的興趣就更大了。他還自己嘗試用這些樂器錄過一些古典樂的小樣,聽起來還是很有意思的。
所以邊浪去給幾人拿樂器的時候,不知道從哪聽著風聲的奧拉夫也跑來觀摩了。
“ave,我真的很想見識一下你們滇省原住民的音樂,你能給我好好介紹一下么?”
邊浪心說:“你想要做真正的了解,那還不如跟著涂靈他們去佤山……”
但是話到嘴邊卻成了:“好啊,不過他們現在演出的地方設備需要更新了,你能抽空去給他們看看么?”
“沒問題,這事包在我身上!”
南飛雁來的一群演員,看見有個老外跟著進來了,倒也不是驚訝。在南飛雁工作的他們,一年要見的外國客人還真不少。
但等邊浪介紹完奧拉夫的身份之后,一幫人就開始變得有些拘謹起來了。
見他們有點緊張,邊浪就用方言跟他們開玩笑道:“怕個囊?你們先給他唱個三跺腳,他還不是只會跟的拍手巴掌!”
滇省的大方言雖然是屬于北方語系,發音和普通話非常近似,但語速過快加上很多地方性的語氣詞,除了西南f4的華夏人都不一定能聽得懂,更何況是奧拉夫這個真老外了。
不過連蒙帶猜的,奧拉夫還是捕捉到了“三跺腳”這個關鍵詞。
“ave,這個三跺腳是什么,是罵人的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