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告訴你的?三跺腳怎么可能是罵人的話?”
“yello告訴我的,一般華夏人說話的時候如果有外人在場,突然從普通話轉成家鄉話的時候,不是在說秘密,就是在罵那個聽不懂家鄉話的人。
我認為這種時候你們應該不是在商量什么秘密,那應該就是……”
邊浪也想不到奧拉夫居然被黃凱給帶壞了,還會開這種玩笑:“奧拉夫,不是欺負伱,如果我們要罵你的話,根本用不著說方言!比如!”
被邊浪那么一頓玩笑話,大家也都不緊張了,但奧拉夫堅持要先弄明白三跺腳是什么。
邊浪無奈,只能又給他認真的解釋了起來:“三跺腳又叫跳蘆笙、跳三弦、三腳歌、跳歌,是廣泛盛行于我們滇省思普地區的一種民間舞蹈。逢年過節,或遇重大喜事都要跳三跺腳……”
介紹完之后,邊浪就按照記憶中的調子,獻給起來個頭:“妹家門前一條河,又養鯉魚又養鵝……”
在場的這些演員,一個個都是三跺腳的高手,見邊浪起頭了,就就跟著玩了起來……
一口氣對了快5分鐘最后才停下,聽得后面來的陳淑婷一臉的問號:“這歌詞怎么感覺全都現編的啊,感覺你們這樣可以不重樣的唱到明天早上!”
聽完陳淑婷的疑惑,邊浪就解釋道:“三跺腳一般由歌頭領唱主詞,眾人跟唱襯詞。主詞一般即興創作,七言四句,大體押韻,襯詞就唱:阿叔者呢瞧哎,西叔者呢喲喂。”
聽完這個解釋,陳淑婷憋了半天之后終于來了一句:“要怎么說的話,這三跺腳不就是本土的說唱么?以后真可以好好挖掘一下!”
這個解讀邊浪還是第一次聽到,不過她覺得陳淑婷說的這個還是有道理的。
既然華陰老腔被奉為華夏搖滾,那三跺腳絕對可以說是華夏說唱!
以后有適合的機會,真可以讓南飛雁這些演員們自己試一試創作。
既然奧拉夫來了,那么編曲的工作做起來就更加的輕松了,
和弦分解交給奧拉夫,邊浪把歌詞和人分了一下,就讓他們先練著。
事情剛交代完,尤學峰的電話就進來了。
尤學峰對邊浪完全沒有一點隱瞞,伍皓和他說了什么,他就是原封不動的轉達了過來。
邊浪一聽是這事,直接就回道:“專門找地方喝茶就不用了,你和伍局說,要是他時間好快安排的話,直接到公司來,正好這邊在排這首歌呢。”
對于這種類型的歌曲來說,邊浪覺得放出去的傳播力,絕對比他自己捂在滾石要么只給南飛雁要好得多。
何況他們是要拿來做旅游宣傳曲,不管是歌曲的適配度還是后期的宣傳力度,都絕對差不了。
他這種家鄉寶,就算不給他上價值,他也不會吝嗇。
……
伍皓是個行動派,既然邊浪這邊給答復了,他當天下午就帶人過來了。
聽了一遍剛出爐不久的民族合唱版之后,伍皓就笑得合不攏嘴了:“這個好,就要這個了。我覺得就要這幫我們滇省的民族演員來演繹,就是最有味道的旅游宣傳片。”
這話一出,南飛雁這幫演員們就都激動起來了。
他們雖然之前都是滇省數得著的這些歌舞團出來的人,但是遠離真正的大舞臺已經不少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