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這首歌的現場,在而正式和非正式場合,他聽了不下百場。
有瑋瑋自己唱的,有他和郭龍一起唱的,有老狼翻唱,瑋瑋、郭龍和小武一起伴奏的,還有各種圈內圈外人的翻唱。
最讓他忘不掉的,那就是某年摩登劇場那一版,也就是今天他拿出來的這一版。
那句讓人有些懵逼的開場白過后,全場就陷入了一小段騷亂中,但當大屏幕上出現《米店》二字的時候,觀眾們感覺自己似乎是明白了,可是又不完全明白!
對于邊浪現場發揮已經見怪不怪的一幫樂手倒是淡定得很,就等邊浪給信號,他們就可以開始各自發揮了。
只見邊浪從衣兜里掏出一個牛皮紙制成的眼鏡盒,把里面搖滾紅的純圓型鏡片的墨鏡拿出來戴上。
然后又從另外一邊衣兜里,掏出一頂杏色的瓜皮帽戴上。
這一套操作下來,整個人的氣質來了一個百八十度的大轉變。整就是一個雅痞的進化史!
等他弄哈了這一切,側對舞臺站在麥克風前的時候,已經換上手風琴的蘇闞就開始動了。
“1…3…6…1…3…6…”的循環,在手風琴這種單音并不干脆的樂器演奏下,給人一種聽覺上的粘稠感。
就如南方三月那粘稠的春雨,和人們透過雨幕那空洞眼神中展現出來的,無所事事的焦愁。
四個小節后,邊浪低頭輕撥琴弦,干凈琴音瞬間滑出。
亦如這粘稠春雨中的一聲烏啼,撥得人心頭那一抹愁絲在這雨幕中化開,澆在心頭潤入肺腑。
“三月的煙雨,飄搖的南方,你坐在你空空的米店……”
抬頭的邊浪開口低吟,搖滾紅的鏡片下,是一雙迷離的眼瞳。
似乎是想看又看不破,想娓娓道來,又不知從何說起。
亦如三月南方的人兒,在陰雨天生活,諸多迷茫的無奈下,看著窗外的人,期待著明天,期待著如春天般的明天。
邊浪記得有人說過一句話:“喜歡民謠的人都喜歡生活,會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像詩一樣的寫下來,最后用酒精泡成曲,贈給那些從生活中來往的過客。”
張瑋瑋的一曲米酒,大概就是贈予人最多的小釀。
不至于大醉不醒,但卻回味綿長。
“你一手拿著蘋果,一手拿著命運,在尋找你自己的香……”
張瑋瑋說,蘋果就代表著愛情。普通的人沒有三頭六臂,我們從上古進化到現在,也就只有兩只手,拼盡了全力,也只是一手拿著蘋果,一手拿著命運罷了,可我們還能夠去尋找我們自己的香。
這就是一件正常且偉大的事情。
“窗外的人們,匆匆忙忙,把眼光丟在潮濕的路上……你的舞步劃過空空的房間,時光就變成了煙……”
聽著這如詩歌一般流暢出的歌詞,初聞詞曲的人都會被一下子拉進那畫面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