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楚其實一開始也沒打算改歌詞的,但受了剛剛邊浪那一段的啟發,她覺得稍微改一下就能變成一首對唱形式的歌,似乎會更出彩。
所以她就那么干了,也因此造就了《米店》在水藍星最經典的一個現場版本。
已經接到了任務的攝像和導播,也在第一時間就把鏡頭切給了天后。
這一下,現場和網上就都炸開鍋了:
“出息了啊,我們家浪,歌后給你去唱合聲,你咋那么能呢?”
“呵呵,這次藍莓音樂節欺騙樂迷無疑,建議現場樂迷舉報,有關部門嚴查!”
“看邊浪那一臉懵逼的樣子,這難道是楚后自己偷偷摸去的?”
“別人去音樂節賺錢,這位去音樂是圖個啥?”
“楚后這聲音,這個畫面感,邊浪下去吧!”
這聲音一出,邊浪都不用回頭就知道郭思楚了。
結合劉紫陽剛剛通過耳返說的話,他可以肯定這事是早有預謀的。
所以他手中的吉他沒停,嘴上也跟著唱出了下一段主歌:“窗外的人們,匆匆忙忙,把眼光丟在潮濕的路上……你的舞步劃過空空的房間,時光就變成了煙……”
雖然之前沒有任何的商量,但當邊浪開口后,郭思楚就閉麥看著邊浪,等著第三段歌詞來的時候才和邊浪一起同時開口道:“愛人,你可感到明天已經來臨,碼頭上停著我們的船,我會洗干凈頭發爬上桅桿,撐起我們葡萄枝嫩葉般的家……”
兩人雖然不是一個調,唱歌時候想著的也完全不是同一檔子事情,但給人的感覺這倆就是詩化民謠的主人公。
一個米店的老板娘,一個為了養家出海的男人。
一段三月的日常,文藝且情長……
尾奏的手風琴一起,郭思楚拽下麥克風拿在手上也不出聲,就那樣歪著頭看著,在聚光之下回身演奏的邊浪。
那搖滾紅的小圓眼鏡下,一雙微微瞇起的葡萄眼,感覺就像是在對她在笑。
何磊在臺下最近處看著這一幕,有點不太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真是郭思楚?歌后啊!邊浪這魅力……”
他身邊的麻芮可沒想這些別的,憑借著一個雕塑藝術家的創作嗅覺,此時她腦中已經出現了一副完整的畫面:
一個水手正在桅桿上回頭,目光正好和在窗口遙望的雜貨店女主人對上,兩人同時露出的那一抹笑定格了時間,凝滯了空氣……
稀比奇的集裝箱頂上,歐菲娜和砥礪十指相扣的靠在一起,聽著這舒緩的尾奏,她仰頭看著砥礪說道:“這首歌,應該是華語民謠近代的巔峰了吧。”
砥礪感覺就跟沒聽見的一樣,就是呆呆的看著舞臺,半晌之后才回了一句:“嗯,目前應該算是了!”
這話要給邊浪聽見,也一定會無比贊同的點頭。
在原地球,每一個熱愛民謠的人都能脫口而出幾個當紅的民謠歌手以及他們的代表作,甚至對民謠不那么敏感的人,也能隨著音樂哼哼幾句“南山南,北海北,同住地球村。”
就在各種小姐,姑娘,溫暖,理想,流浪以一種噴發的姿態在近幾年里逐漸擴大國內音樂市場的時候,《米店》沒有苦大仇深的痛苦,也沒有歇斯底里的快樂,一如十年前它被創作出來的時候一樣,靜靜地流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