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雖然掌管門派已經有近三十年的時間,但是最近幾年他萌生了退意。
在修行界這個圈子里,青山派之所以能做到沂河市勢力最大,并非完全靠實力,更多的原因是有不少強大的后臺支持。
在沂河市范圍內,即便是八處的周烈處長也不好輕易得罪王青,畢竟青山派在上面還有高級人員保護。
當然,這一切的背后需要有強大的資金來維持。
秉著共同的利益原則,所以青山派絕大多數商業都在沂河市境內,并沒有延伸到其他地區。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王青似乎察覺到青山派已經發展到了瓶頸的問題。
再加上他年紀越來越大,便有了隱湍意思。
可是曾幾何時,在沂河市內流傳著一個信息,就是王青向去上面發展,并不滿足于一輩子在沂河市當一個掌門。
其實很多人很清楚,無論青山派發展到多么強大,它終究也是個門派,王青終究也只是一個掌門。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王青向往上提升,也并沒有什么毛病。
但是傳言畢竟只是傳言,有關系好的朋友詢問他,王青總是一口否認,自己年紀慢慢大了,不想繼續操心雜七雜澳事務了。
如果傳言是真的,除了他本人以外,獲利最大的就是劉江亭。
在日常的交流中,他多次有意無意的勸王青應該有更大的發展。
對方總是笑著否認,表示自己年紀慢慢大了,精力也有限,門派的事情太多太雜,自己已經力不從心了。
面對王青的話語,劉江亭心里明白的很,對方肯定是在敷衍。
但是明白歸明白,自己絕對不能隨便亂。
不管王青還想不想進步,劉江亭都會順理成章的接班。
雖然在制度上還有兩位副掌門,是繼任掌門的人選。
不過所有人都知道他們根本不可能,王青早就把他們排斥在外,只分給一些不重要的工作。
兩個副掌門自己也很清楚,王青實力強大,并不是他們兩個就能抗衡的。
雖然自己在青山派沒有什么實際的權力,但名義上好歹也是副掌門,該有的報酬和福利一點都不會少。
既然如此,為什么非要硬碰硬呢?
所以,他們兩個副掌門也早已經沒有了別的心思,在青山派逍遙的養老,出去借著視察學習的名義到處游山逛水。
孫仁義來了這么久,多少也了解了很多門派的事情,對王青河劉江亭也有了比較深刻的了解。
王青作為掌門,有著絕對的權力,一不二,十分的有威嚴。
另一方面,他也是比較心狠手辣的人,針對一些敵對勢力和關系不好的人,他都是十分的干脆。
同時,他也游走在各個上流階層中,結識一些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并用金錢為基礎,與對方保持著良好的關系。
劉江亭作為總管,對王青言聽計從、絕無二心。
他在門派中軟硬兼施的拉攏了很多的支持者,在外面也不斷的認識高層人員,爭取為自己留好后盾。
正是這兩個各懷鬼胎的掌門和總管,讓孫仁義覺的青山派比想象中的更要復雜。自己想要在這里立足,還需要做很多事情才可以。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