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隨著孟川繼續擴張,這個現象就不可能存在了。
用具體數據來說。
如今孟川承包興揚村共計七百八十三畝農田,涉及一百四十二個家庭。但刨去管理者金嬸總共才二十份長期合同,二十相比一百四十二,是將近一比七的比例。
興揚村共二千六百畝農田,對應五百多戶人家。
按一比七的比例換算,孟川只需要簽訂七十份左右的長期用工合同,就能保證自己田里不會出現用工荒,不會耽誤農時。
甚至孟川要是做得絕一點,來個過河抽橋,以后長期用工合同都可以取消。
因為這本是用于應對夏秋農忙時節用工荒的。
可一旦將來孟川承包了所有興揚村農田,農民沒了農田,那他們就沒了農忙,因農忙導致的用工荒就不復存在。而且有很多農用機械,雖現在不能用,但等后期農田面積大到能平攤成本后,就可以投入使用。
到那時,孟川自然不需要再抬高報酬再吸引興揚村民來為他打工。
雖然孟川沒準備也不可能這么做,但的確是這個理。
而興揚村官方數據目前是五百一十一戶人家,總共一千五百三十八人。一旦村中所有土地被承包,那都不用算的,就可以知道被解放勞動力的老農和家庭婦女,絕對要遠遠超過七十人。
所以,孟川到興揚村承包農田,說村民總體收入提高那是對的。
畢竟打工比種田要掙錢太多,全村平均一下,自然是總體收入提高。
但李長華所謂的新農業經濟模式中所說,具體到每個興揚村民都會收入提高
隨著孟川擴張這根本不可能
這也是孟川相對的財大氣粗,所以才提出了長期用工合同。但也只是使一部分老農和留守婦女收入相比之前種田收入提高,并不能顧及興揚村全部。
而沒有與孟川簽訂合同的人,只能和其它被承包農田的村子里的老農和留守婦女一樣,打打零工或干脆悠閑在家。
所以,這類人收入不是如新模式所說,隨孟川包了他們的田會提高,反而會是,降低
這便是孟川所說的新模式漏洞。
或者說錯誤
而這個漏洞對新模式來說,是致命的。
可以說如果不填補這個漏洞,那李長華提出的所謂新農業經濟模式在實際運用中根本就無法立足、無法存在。
孟川來回解釋了十幾分鐘,才讓李長華這個大少爺弄清了其中情況。
這下子,李長華的眉頭徹底皺成了一個川字。
孟川看見李長華這樣子,就知道李長華在定義所謂的新農業經濟模式時,根本沒能想到他提出的這個漏洞問題。
“大少爺終究是大少爺,太想當然。基層下得不深,水平有待提高啊。”
孟川喟嘆著搖搖頭。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