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因為我不太喜歡繼續寫自己的紀實文學了,就用了一種旁觀者的目光自述了一些小故事。
他們說我在進行風格突破,看著文稿的坂口安吾,認出來這又是一個魔改了下背景的紀實文學。
素材多就是為所欲為。
而且是常用的第一人稱輕小說體,用著輕松的語調說出來小故事串聯成的一本書,只是講述者不同。
說是be,這個,只能說人生本來就不是十全十美。真要說be的功力,還是坂口安吾比較強吧,他寫的篇幅少,但是篇篇都是刀。
在他的襯托下,我都覺得我的文字柔軟,一看就不像是be。像有些故事,我的結局都跟be毫無關系的,頂多是個te。
以“我”的工作經歷為主線,碰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為小故事的主人公,時不時換一個更冷酷的思想者來講述。
這種素材大全的小說,名字就是簡單的《集合》。
我對我寫的故事沒什么感覺,但是坂口安吾一旦開始寫故事了,我的官方賬號就會非常活躍。
總之就是夸他寫的好寫的妙的。
而坂口安吾阻止無果。別人看他都是家里當家的,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對上我是多么無力。
“別這么夸,萬一寫不好怎么辦?”
“可是你又不是沒有那個實力,既然有實力,那就當得起這些稱贊啊。”
我就納悶了,作為一個讀者,夸自己喜歡的作家有什么關系?就我寫的那些東西,都能被一群人夸的天上有地上無的,坂口安吾寫的那么好,我為什么就不能夸了?
每次他開始接手寫故事的時候,就是他關閉所有社交軟件的時候,這會持續到他寫完的一個星期后。
一開始是為了保持專心,后來還是為了保持專心,畢竟寫作對他來說只是副的不能再副的副業了。關閉社交軟件至少讓他看不見我那段時間活躍的賬號,可以讓他自欺欺人。
對于虐讀者,我們一向配合的默契。
動不動就虐狗,動不動就在《集合》里發一堆刀子,我們的讀者們:
我們粉的是個什么玩意兒?
至于在我社交賬號下的那些不太友好的言論,說我名不副實可以,說坂口安吾是蹭我熱度的渣男。
這種沒有經過大腦就說出來的言論,被異能特務科查水表或者被我順著網線打過去,都很合理吧。
如果不是他們口中的渣男死命拉著我,請了我一堆零食,第二天異能特務科里因為特a級異能力者而加班的慘劇又要來了。
“我生氣。”
“別氣別氣,我罵他們。”
“你又不會罵人。”
“我會寫書。”
坂口安吾話剛出來,看見我臉上的笑容,就回過味來了,“太宰教的?”
我只是笑。
反正,就算太宰治沒有教我,坂口安吾也會自動扣鍋到他身上的。
坂口安吾討厭死了那些陰陽怪氣的人,只要這些人出現,他不是要被迫寫小短文,就是被迫破財消災。
我熱衷于發東西給他找事。
他負責給我給我找的事做善后處理。
“我對橫濱的好感,很大一部分建立在阿娜達身上。”:,,,</p>